古脊椎所发现三叠纪大型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

中国科学院  |   2020-10-22 08:19

10月20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徐光辉在云南罗平发现疣齿鱼科鱼类,命名为云南暴鱼。它体长34厘米,是2.44亿年前(中三叠世安尼期)罗平生物群中已知较大的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在食物网中占据较高的位置。云南暴鱼的发现和研究更新人们对罗平生物群的食物网结构和三叠纪生物复苏的认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eerJ上。

经历二叠纪末生物大绝灭事件之后,三叠纪生物复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成熟的食物网,包括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大型肉食动物)。云南罗平保存有中三叠世鱼化石,但是过去未发现大型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有人认为,罗平生物群的生活环境水体较浅,海洋生态系统尚未全面恢复。云南暴鱼的发现改变这一认识,结合近年来大型肉食海生爬行动物的发现,表明一个成熟而复杂的食物网已在中三叠世早期建立。

疣齿鱼科是三叠纪体型较大的一类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过去以疣齿鱼属为代表,生活在欧洲和华南中、晚三叠世海洋环境,体长可达65厘米。新发现的云南暴鱼是疣齿鱼的近亲,目前只在云南罗平发现,代表疣齿鱼科较古老的属种。与疣齿鱼相比,云南暴鱼的上颌口缘牙齿强壮有力,显示出更强的捕食能力。应用高精度断层扫描技术,发现云南暴鱼与疣齿鱼相似,其下颌内侧和翼骨上都具有粗壮的牙齿,可以碾压猎物的外壳,推测云南暴鱼可捕食罗平生物群中其他的小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和双壳类等。通过对云南暴鱼以及其他相关鱼类的研究,研究人员将疣齿鱼科纳入分支系统学研究中,重构早期新鳍鱼类分支进化树。该研究对了解早期新鳍鱼类各主要类群系统发育关系、辐射演化和生态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前沿科学重点专项和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

wt_a82312020102263015_7ab942.jpg

图1.云南暴鱼正型标本(徐光辉 供图)

wt_a22322001022163016_8199a2.jpg

图2.头部高精度断层扫描图(徐光辉 供图)

wt_a42312020022163016_869de8.jpg

图3.云南暴鱼(上,许勇绘)与罗平其他鱼类(下,Brian Choo绘)体型比较

wt_a62322020102163016_8aafa5.jpg

图4.新重建的早期新鳍鱼类分支进化树(徐光辉 供图)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2010/t20201022_4763895.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史庆垒
    0
    科界是个很好的APP,使我学习,使我进步,感谢
  • 丁宝顺
    0
    古脊椎所发现三叠纪大型肉食性基干新鳍鱼类
  • 刘素林
    0
    古脊椎研究所的科学家课题组研究发现
  • 史庆垒
    0
    科界是个很好的APP,使我学习,使我进步,感谢!?
  • 刘素林
    0
    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科学研究发现三叠纪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