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体内现持续性埃博拉病毒感染

中国科学院  |   2017-07-18 08:25

  英国《自然·微生物学》7月16日在线发表的一篇重要研究论文显示:从埃博拉病毒感染中幸存的恒河猴,虽然不再表现出感染症状,体内却检测出持续性埃博拉病毒感染,而这与我们人类对病毒的反应极其相似。

  持续性埃博拉病毒感染,指的是病毒持续存在于疾病康复者的某些组织(比如眼睛、大脑和睾丸)但不再表现出任何疾病症状的现象。2013年至2016年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其规模和传播范围都是空前的,自那以后,持续性感染及其长期影响(比如失明、头痛和关节痛)就一直是公共卫生的关注重点。

  而除了长期的疾病症状,持续性感染还能导致新的感染——有证据显示治愈的人仍旧可以传播病毒。因此,持续性感染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然而,之前科学家因始终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无法研究埃博拉病毒如何在宿主体内传播以及如何在幸存者中持续感染。

  此次,美国马里兰州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发现,埃博拉病毒通过血管传播,并能从在埃博拉病毒感染中幸存且不再表现感染症状的恒河猴的眼睛、大脑及睾丸中检测出来。在眼睛中,病毒潜伏期间可能就存在于巨噬细胞表面。团队还发现,持续性病毒感染出现在接受试验性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猴子中,表明这些可能的医学治疗方案,或已不能完全清除埃博拉病毒感染。

  研究人员表示,本次以恒河猴为对象的试验模型,能为研究持续感染的埃博拉病毒及相关长期影响提供基础,并将有利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法。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院

来源:中国科学院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kj/201707/t20170718_4608810.s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