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科协
近日,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驶离青岛,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19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共享航次。
本航次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声学所、南海所、深海所、广州地化所,以及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河海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44位科学家参加科学考察,搭载的4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涵盖了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化学、海洋地质等多个学科领域,预计航期80天。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表示,西太平洋是我国从近海挺进大洋的必经之路,具有全球最大的暖水体—暖池、最强的热带对流、最多的水汽含量、最丰富的陆缘物质输入、最高的海洋生物多样性、最大规模的板块俯冲、最深的海沟和最完整的沟—弧—盆火山体系以及异常活跃的海底热液和冷泉活动等,是开展地球系统科学和相关资源环境研究的理想海区。
航次首席科学家、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张林林介绍,本航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航次第一次从西边界区域拓展至中太平洋。航次以西太平洋环流与暖池区的多尺度变化规律及其环境效应为主要研究目标,对近年来成功构建的西太平洋实时科学观测网20余套潜/浮标进行升级和维护,并进行CTD/LADCP、湍流剖面仪、生物拖网、箱式采泥、电视抓斗等大面站观测以及走航海流与气象观测等。所有作业将参考国际GO-SHIP计划的要求和标准,为认识西太平洋多尺度环流变异、热通量、营养盐循环过程、生态结构分布及地球物理过程提供国际标准化的现场观测数据和实验样品,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西太平洋相关科学研究项目提供有力的船时保障。
该航次还得到了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透明海洋技术创新工程”的支持,同时也是NPOCE国际合作计划2019年的重大任务之一。
NPOCE国际合作计划是由我国发起、8个国家19个研究机构参与的大型国际合作计划,致力于通过强化观测、机理研究和数值模拟手段提高对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的认知能力,该计划的成功发起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在西太平洋环流与气候领域的研究实现了从跟踪到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据中国科学报)
来源:sichuankexie 四川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MyNTI3NQ==&mid=2247488287&idx=1&sn=41e599ad88f306095ea162c677fd433c&chksm=ec13072bdb648e3d4250e790b040f8542774cff4448fe06631eb107857bd4247bba15fa5c299&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