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合成共轭聚合物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

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物质研究中心  |   2019-03-15 13:39

  2019年3月13日,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梁高林教授课题组以及生命科学学院王育才教授课题组的合作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Facile syntheses of conjugated polymers for photothermal tumour therapy》,报道了一种便捷合成共轭聚合物的新方法,并将该聚合物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获得了优异的肿瘤光热治疗效果(Nat. Commun. 2019, 10: 1192. DOI:10.1038/s41467-019-09226-6)。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合成具有高的光利用率及光热转换效率的光热材料。除了一些碳基纳米材料,共轭聚合物是一种前景广阔的光热材料。但是目前用于共轭聚合物的单体和具有优异光热性能的共轭聚合物非常少。梁高林教授课题组基于前期发现的CBT-Cys点击缩合反应(Nat. Chem. 2010, 2: 54-60),重新设计反应原料,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非常便捷地高产率合成出了具有良好光热转换性质的共轭聚合物PPBBT及其衍生物(见下图)。在模拟太阳光源的氙灯照射下,PPBBT与明星材料单壁碳纳米管具有可比的升温速率和光热转换效率。利用纳米沉淀技术,王育才教授课题组将PPBBT包裹得到稳定分散在水里纳米粒子NPPPBBT。原位瘤模型小鼠实验证明,该纳米粒子可被动靶向富集在肿瘤部位并具有优异的肿瘤光热治疗效果。这种新方法提供了便捷合成更多共轭聚合物的途径,在生物医学或光电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20190927173544_00b560.jpg

  该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大博士生陈佩瑶、博士生马寅初和博士郑珍。王育才教授和梁高林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作者感谢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的UPS测试。该项目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以及面上基金的资助。

  附文章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09226-6

内容来源: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物质研究中心

来源: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微物质研究中心

原文链接:http://www.hfnl.ustc.edu.cn/detail?id=15593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