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工大,中国计算机“学会”了下棋

中国科学报  |   2019-07-31 10:00

20190731080307_b35f38.jpg

新中国第一台智能下棋计算机在哈工大诞生

如今,随着电脑技术的迅猛发展,会下棋的计算机或机器人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物。不管是曾经名震一时的人工智能“深蓝”,还是令国际围棋界刮目相看的AlphaGo,都彰显着人工智能的强大学习能力。

然而,如果将时间倒回半个多世纪前,在电脑技术的萌芽阶段,让计算机学会下棋还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然而在当时,依然有人为此不断探索。这其中就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几位科研人员,他们的努力也最终让我国的计算机,第一次“学会”了下棋。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的计算机专业之一。在该专业创建伊始,科研人员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新中国的第一台结构式模拟计算机便诞生于此。

据介绍,早在1955年10月至1956年5月,哈工大青年教师李仲荣和吴忠明在专业筹建过程中,便已经初步掌握了结构式模拟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方法,以及模拟计算机的原理与结构。

模拟计算机按其结构可以分成矩阵模拟计算机和结构模拟计算机,在构思研发模拟计算机的过程中,李仲荣、吴忠明选择了后一种。时任哈工大副校长高铁在了解此情况后,约吴忠明前去汇报,并当场拍板立项,找有关部门负责人确定经费,批准他们到南方去采购器件。

1956年6月至9月,李仲荣和吴忠明一边阅读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章,一边深入研究模拟机主要部分的各种线路,同时开始在实验室中对各种线路进行实验,选择在当时条件下最适宜的直流放大器线路及结构设计。

1957年1月,计算机研发的实验及非线性部分基本完成。经过深入研究,他们也解决了制造模拟计算机的理论及实际问题,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比较完整的结构式模拟计算机。这台模拟机制成后,在教学中发挥较大作用,开出电子模拟计算机部件及解题实验8个,参加实验的学生人数达1000人次。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王广雄还曾利用这台模拟机进行毕业论文中的自动调节系统模拟。

新中国首台结构模拟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和苏联模拟机专家科甘等科学家先后参观并指导。1957年2月,华罗庚在哈工大会见吴忠明时,还提出希望他研究一下三堆棋专用计算机的建议。

1958年,吴忠明提出了三堆棋专用计算机的设计方案,并很快得到学校领导的批准。此后,吴忠明、李仲荣等青年教师,以及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便日夜兼程地开展这项研究工作。

恰在这台能说话、会下棋的智能下棋计算机的研制过程中,邓小平同志来哈工大视察。他饶有兴趣地在实验室观看了这台机器的表演,并走到计算机旁,听到计算机说:“您犯规了!”“请您走!”解说员讲解道:“这台计算机能够下棋,性能很好,最好的棋手也下不过它。每逢摆好棋子时,它会自动说‘请您走’。当你犯规时,它会立即说‘您犯规了’。它还会说‘您输了’。”顿时,全场哄堂大笑。

哈工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智能下棋计算机的消息,在全国高校和科技界引起强烈反响。该专业团队也因此被评为全国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先进集体。1958年11月,李仲荣作为先进集体代表,赴北京参加了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58年11月1日,全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在北京开幕。哈工大研制的智能下棋计算机在展览会上展出。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高兴地前来参观,使师生们深受鼓舞。陈毅副总理在参观哈工大展区时,对智能下棋计算机等尖端产品非常感兴趣,连声称赞:“了不起!真是了不起!”

作者:马洪舒(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报编辑部原副主编、主任编辑)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7/348263.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张静
    0
    现在还在发展升级吗?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成熟了。哈工大加油吧!
  • 史庆垒
    0
    不管是曾经名震一时的人工智能“深蓝”,还是令国际围棋界刮目相看的AlphaGo,都彰显着人工智能的强大学习能力
  • 刘文生
    0
    新中国首台结构模拟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了不起!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