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硬质”世界里,柔性电子技术大有可为

科技日报  |   2019-07-22 14:30

d18c66a6ly1g58jtmkq28j20fu0comy8.jpg

折叠屏手机已上市,柔性芯片也来了,马斯克刚刚发布的脑机接口系统,让可植入大脑的超细柔性电极火了一把。尽管如此,在以“硬质”为主导的电子世界里,柔性电子技术才刚刚起步。

日前,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E 2019)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光明网还联合举办了以柔性电子技术为主题的第二期“科学麻辣烫”科学沙龙活动。

 记者采访了解到,方兴未艾的柔性电子技术,要实现与现有电子系统“刚柔并济”,还需要突破不少挑战。

力学与封装是两大难题

柔性屏幕、柔性芯片、柔性电极只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冰山一角。实际上,信息技术所涉及的传感、信息传输、信息处理、能源存储等多种环节都有望实现柔性化。

据介绍,柔性电子概念最早可追溯至对有机电子学的研究,大约起步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科研人员试图用有机半导体替代硅等无机半导体,从而使有机电子器件具备柔性特点。

 “现在柔性电子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研发人员很多时候在尝试,试图突破传统思路,创造新的领域和产业。”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冯雪说。

不难想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目前柔性电子技术的研发过程仍充满重重挑战。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沈洋认为,整体而言,目前柔性电子技术主要面临两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力学问题,柔性电子元器件在反复折叠、弯曲时会不断承受交变应力,时间久了容易开裂、出问题,目前主要通过结构设计克服这个问题。”沈洋说,第二个挑战是电子封装问题,就是把在柔性基板上集成的部件严丝合缝地封装在一起,并实现预期功能。

南洋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晓东以柔性传感器举例说,一方面,现阶段还缺乏可靠的制备工艺实现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科学家仍在探索如何让柔性传感器与人体形成可靠的黏附界面层,并具备生物兼容性。此外,动态耐受性也是柔性传感器面临的重要考验,因为它常常需要在用户身体处于动态的情况下采集数据。

二维材料或是未来选择之一

在柔性电子器件的材料选择上,科研人员也在不断摸索。

沈洋介绍,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约翰·罗杰斯是柔性电子领域的先驱之一,罗杰斯的研究证实,像硅这样原本又硬又脆的材料,在变得非常薄或尺度非常小之后,会具有一定柔性。

这当然是个好消息。因为硅在目前半导体材料中占主导地位,把硅基片柔性化,可以说是实现柔性电子系统的“捷径”。

“一代材料一代器件,材料是我们做电子器件最重要的基础之一。目前我们正在探索将硅基电子元器件柔性化的同时,又保证其高频、高速的导电特性。”冯雪说。

不过,受摩尔定律制约,硅基半导体的性能几乎发挥到淋漓尽致,逐渐接近天花板。对于柔性电子领域而言,探索新的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柔性材料,也变得迫切起来。

陈晓东介绍,目前国际上对柔性电子材料的选择主要有两种思路。一种思路是从传统的无机材料转向有机材料,比如将高分子材料、有机半导体用于柔性电子材料。另一种思路是将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相结合,使用所谓的混合材料来研发柔性电子技术。

自石墨烯被制备出来后,由单层原子构成的锡烯、二硫化钼和黑磷等二维材料受到半导体行业关注。沈洋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二维材料的相关研究也将有益于柔性电子技术发展。

“很多二维材料已经表现出比传统硅材料更加优越的性能,比如更高的电荷迁移率,更小的功耗等等。”沈洋认为,研究基于二维材料的柔性电子元器件,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来源:科技日报

来源: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19-07/22/content_426148.htm?div=-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胡石伦
    0
    在以“硬质”为主导的电子世界里,柔性电子技术才刚刚起步。
  • 张存岭
    0
    以柔克刚
  • 何爱华
    0
    厉害
  • 周钢
    0
    刚柔相济
  • 雷钰敏
    0
  • 程琨
    0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