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解码
太阳等恒星聚变产生的能量,可以用“源源不断”来形容。如果人类有朝一日能够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那生活将变得无限美好。
问题在于,聚变使用的等离子体,本质上就是不稳定的。在大量喷发的情况下,还会损坏反应容器。好消息是,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PPPL)的物理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应对“大爆发”的新方法。
聚变与裂变的反应基本上相反。目前世界各地的核电厂,利用的都是裂变产生的能量。
具体说来是,通过注入微小的铍粒子来触发大量的“小火山”喷发,即可缓解核聚变等离子体的大爆发。
据悉,聚变与裂变的反应基本上相反。目前世界各地的核电厂,利用的都是裂变产生的能量。
在裂变发生的时候,原子会释放出能量。但聚变的时候,融合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加清洁、安全、高效的能量。
通常情况下,核聚变需要在被称作托卡马克的空心圆环状反应堆中进行,里面充满了与太阳一样热的等离子体。
正如你所期望的那样,要让‘人造太阳’维持聚变所需的强大压强和温度,是需要付出巨大努力的。
我国研制的全超导托克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位于安徽合肥。
然而被称作边缘局域模(ELM)的喷发,可能对聚变反应堆的壁垒造成损坏,不仅降低了安全性、还需要频繁地更换部件。
鉴于ELM很难被消除,PPPL研究人员转念想到了可控抑制的路子。团队发现,通过创建一系列小型的ELM,可以防止更大、更具破坏性的ELM的产生。
这些较小的喷发可以通过定期将沸石颗粒注入沸腾的等离子体中来触发,目前研究团队正在测试该技术是否适用于当前正在法国制造的托卡马克装置(ITER)。
最后,一曲《种太阳》送给大家。
来源:kexuejiema 科学解码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MzMTkzNQ==&mid=2656603583&idx=2&sn=cf0b249182f9df48e3910f035cc63c7d&chksm=bd46c54f8a314c595958ac254cb9c2124dfce251fd6476ca0c6f241d2b62099e78270ada71a5&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