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氧型亚铁氧化驱动水稻土微生物固碳能力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   2019-06-28 22:12

来源: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土壤微生物碳同化是稻田维持其生产与生态功能的重要过程。华南师范大学李晓敏教授(第一作者)和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李芳柏研究员(通讯作者)等采用凝胶梯度管法和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稻田微氧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效应,发现水稻土微氧型亚铁氧化可驱动自养型微生物的碳同化过程;这项研究揭开了稻田微氧型亚铁氧化微生物的神秘面纱,为关键带铁循环的生态功能带来了新认识。该项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中、英文版上。

微生物以铁为底物赖以生长繁殖被认为是一种古老的能量代谢过程,这个过程很可能发生在24亿年前的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前后,并导致条带状铁矿地层(Banded Iron Formation)的形成。随着地球大气中氧气浓度的逐渐增加,直到现代这类微生物的栖息地只限于一些富铁的有氧-无氧界面,如地下水、沼泽、湿地、海洋沉积物、深海热泉等。我国稻田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其淹水期存在多个潜在微氧区域,如水土界面、水稻根际界面等。然而关于水稻土微氧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过程的研究很少被关注。

该项研究以红壤发育的水稻土为对象,以FeSFeCO3为亚铁底物,采用凝胶梯度管法富集培养微氧型亚铁氧化菌,利用13C-NaHCO3为无机碳源示踪碳同化量,测定了亚铁氧化动力学和铁氧化成矿情况,并分析了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发现在梯度管距培养基表面0.5~1.0cm处形成微生物生长环带;碳同化量FeCO3可达1.98%,功能微生物包括ClostridiumPseudogulbenkianiaVogesellaMagnetospirillumSolitalea Oxalicibacterium 等。

20190628221231_fa1f0f.jpg

水稻土微生物驱动的微氧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过程示意图

研究结果证实,来自红壤区水稻土的微生物可驱动微氧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过程。虽然此过程对水稻土中含铁矿物形成和碳同化的贡献量尚未明确,但鉴于水稻土存在多个有利于微氧型亚铁氧化菌生长的区域,此过程在红壤关键带微生物驱动铁碳循环中的生态功能不可忽视。在好氧-厌氧水土界面和水稻根际界面所发生的微氧亚铁氧化过程,不仅能驱动碳循环,还能产生比表面积大、反应活性高的含铁矿物,这些矿物能对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wRLb-tw1mORyocy1PpZ5UQ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OTg5ODc0OA==&mid=2651230230&idx=3&sn=bed4f85131d1d278b403f95a2081fcd9&chksm=8be1db85bc965293424db8300e397630d00e12b29c923a5ab22a3a1f8a2ef2fd257cb9128582&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