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Nature自然科研

本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How soap bubbles freeze揭示了肥皂泡是如何冻结,以及所谓“雪花玻璃球效应”(snow-globe effect)是如何产生的。
冷库内一块冰上的泡泡结冰的过程。
来源:Farzad Ahmadi 和Christian Kingett
肥皂泡在特定条件下冻结时,可以观察到内部有大量不断生长的冰晶在盘旋,让人不禁联想到雪花玻璃球。然而在此之前,未有研究调查过这种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以及肥皂泡是如何冻结的。
冷库内一块冰上正在结冰的泡泡。
来源:Farzad Ahmadi 和Christian Kingett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的Jonathan Boreyko及同事研究了主导肥皂泡冻结的热传递过程。他们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将肥皂泡置于冰冷的表面,并记录下了冻结过程。他们观察到了两种不同的冻结机制,具体视温度而定。
一块冰上正在结冰的泡泡。
来源:Farzad Ahmadi 和Christian Kingett
当周围温度与肥皂泡温度一样时,冻结从肥皂泡底部开始,并会产生马拉高尼流(液体从表面张力低的地方流向表面张力高的地方),导致冰晶脱离冻结界面,并在肥皂泡周围旋转,就像雪花玻璃球里面的雪花一样。之后,随着冰晶不断生长和并合,肥皂泡完全冻结。但是,当周围温度为室温时,冻结界面会缓慢向上扩展,最终在肥皂泡中间位置停止——因为传导不良。这样半冻结的肥皂泡先会保持均衡状态,直到最后液体圆顶坍塌。
半冻结泡泡的坍塌过程。
来源:Farzad Ahmadi 和Christian Kingett
作者认为这项发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热传递现象。ⓝ
ncomms|doi:10.1038/s41467-019-10021-6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论文
How soap bubbles freeze
相关文章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者逆向操作:控制液滴形成气泡
如何让回弹的液滴旋转起来?|《自然-通讯》

来源:Nature-Research Nature自然科研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NTAyMDY0MQ==&mid=2652561289&idx=3&sn=ce440f11076a2982a3cc73f4830258c4&chksm=80cd7107b7baf811e47420443f80e3c4439b0c50ed428065bf8d02db3c462334454ad8760b5a&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