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最新发布:游戏成瘾是病,得治!

MedSci梅斯  |   2019-06-05 20:09

来源:MedSci梅斯

导语:自测标准来了!普通玩家达不到诊断标准。

玩游戏过度的行为可以正式被医生诊断并给予治疗了!

5月底,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成瘾(Gaming Disorder)”列入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ICD)中的“行为成瘾”一栏,并将于2022年正式生效。

*WHO关于游戏成瘾的定义:

一种持续或复发性的游戏行为(数字或视频游戏),可能是在线或离线,体现在患者对游戏失去控制力,比如对玩游戏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时间、情境等缺乏自控力;

对游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致于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尽管负面效果呈现,但依旧继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力度。这种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等受到严重损害,且情况持续至少12个月。

一时间,网友纷纷激活了来自灵魂深处的段子手基因:

20190605200943_7e8ec6.jpg

20190605200944_80adee.jpg

仔细看来,这个疾病的得病“门槛”并不低。连续打上几个小时游戏是不够的,必须达到“根本停不下来”的程度,还必须影响正常生活(如影响家庭、学业、工作和睡眠)长达12个月才算够格。

这么一看,绝大部分玩游戏的孩子离所谓的成瘾差的还远。

说起成瘾,绝大部分人想起的都是酒精成瘾、药物成瘾,而游戏成瘾和网络成瘾等则更多被认为是自制力不足而非病态的表现。

的确,“成瘾”一词最初来自于药物依赖,只不过如今“成瘾”不再单纯指物质依赖,也包括行为依赖。

网络游戏成瘾即是一种行为成瘾。科学界对网络成瘾其实早有研究,这其中既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因素。

生理方面,无外乎我们大脑神经系统对于“尝甜头”的执着。

一方面,成瘾刺激物通过多巴胺通道的伏隔核,增强了纹状体区域的活动,而纹状体是典型的奖赏区域;另一方面,成瘾性刺激可引发更强的奖赏寻求行为,使负责认知控制的额叶皮层功能失调。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多态性的一项研究发现携带TaqA1等位基因和COMT低活性等位基因的人,其多巴胺能系统存在缺陷,更容易产生网络成瘾,这暗示了遗传也会影响一个人成瘾的可能性。

而心理和社会因素则更为复杂。

有理论认为,个体上网过程中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和快感:上网——注意力从现实中转移——忘记生活中的烦恼,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强化了上网行为,从而导致了网络成瘾。

而且网络社会的虚拟性能够认同与现实相距甚远的理想自我,给人们一种身份感和自尊感,这也是网络成瘾的社会因素。

而网络游戏成瘾的害处可不止是因为停不下来影响生活,还可能会影响认知控制能力。大量网络成瘾的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的认知控制功能受损,且与认知控制功能相关的脑区出现异常。

有研究指出,网络成瘾者信息加工更加低效、冲动控制能力更差,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和意志努力进行反应评估和抑制控制。

网络成瘾部分相关研究结果:

• 猜卡片的赌博任务研究中,与健康组相比,在赢得的试次中,网络成瘾者与奖赏加工相关的眶额叶皮层激活更强,且与网络成瘾的程度正相关;在损失试次中,网络成瘾者与损失加工相关的前扣带回激活更低。这说明,网络成瘾者不但对奖赏的敏感性增强,而且对损失的敏感性降低。

• 在延迟折扣任务中,网络成瘾者和药物成瘾者的延迟折扣率都高于控制组,均为了立刻获得即时小奖赏而放弃未来的大奖赏。

• 有问卷调查发现,网络环境本身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促进了人们过分、无约束地寻求奖赏,人们在网络环境下的决策行为功利性更强。

20190605200944_854819.jpg

那么,网络成瘾有什么应对方法呢?

精神病理学纵向研究发现,连续6周给网络游戏成瘾者服用治疗药物成瘾的药丁基丙酸苯,抑制多巴胺的重新摄取,也可以治疗网络成瘾

这表明丁基丙酸苯至少可以改变大脑对成瘾刺激的心理依赖,同时也映证了网络成瘾和其他药物成瘾有着相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不过相比治疗,预防当然是更好也更容易的选择。面对心智还未成熟的孩子,家长应该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充分的沟通、交流,避免孩子由于感情需求得不到满足转而从网络游戏中寻找心理上的认可。

至于成年人,则应该正式并重视网络游戏的成瘾性,不要将其当做现实的避难所。

当然,不爱玩游戏的朋友们也不要因此幸灾乐祸。毕竟行为成瘾可不止游戏一项,只是还没被WHO盯上而已。

比如你一天要刷多久的微博微信知乎?又比如,618来了,你的购物车还好吗?20190605200944_86b197.jpg

20190605200944_882eb2.jpg

来源:梅斯医学

参考文献:

[1] 李琦,齐玥等,网络成瘾者奖赏系统和认知控制系统的神经机制,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5, 42(1): 32~40

[2] 胡乐,余林,网络成瘾成因机制的理论模型及其多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康复,第10卷第26期,126-129

来源:MedSci_cn MedSci梅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0Njc5ODM4MQ==&mid=2247502305&idx=1&sn=f2a3fda2437206611bfbf5feb04f2799&chksm=e9bb48a3deccc1b51d2b952c2f5ae32bc67d9a548bb100c6f49462513abe27bf1592b4c41600&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