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杂志社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SCVD)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目前见诸报道的危险因素多达200多种。然而这些生物标记物在疾病中分别扮演三类角色:旁观者、反向因果关系(疾病本身影响生物标志物水平)和因果关系(直接致病作用)。因此致病因子的筛选对药物开发非常重要。然而常规观察设计不能祛除混杂因素、反向因果关系和偏差等干扰而易出现假阳性,据此设计的随机临床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往往以失败告终。孟德尔随机化方法(Mendelian Randomisation,MR)应运而生,它以孟德尔独立分配定律为基础,已知不同基因型导致不同的中间表型(即待研究的暴露因素),用基因—疾病的因果链来模拟暴露因素对疾病的作用,推导出暴露因素对疾病的真实效应值。近30年来,MR在ASCVD领域的病因预测和药物靶点开发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日山东大学张运院士团队聚焦全球ASCVD领域的MR研究成果,关注其质量和方法学可靠性(如:合适变量选择、群体分层和混杂因素调整、多效性控制以及样本量评估等),与时俱进纳入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如: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 BDNF)、身高等,重视MR新方法学对传统MR研究确认的某些生物标志物因果关系的挑战,通过制定严格的文献检索策略和选择标准,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综述了MR在ASCVD病因学和药物治疗靶点预测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该应用领域存在的局限及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基于高质量MR研究所提供的重要证据,该综述阐明了血脂谱、饮食行为、血压、血糖、代谢异常、氧化应激相关和炎症因子以及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与ASCVD之间的因果关系。在这些生物标志物中,LDL-C、Lp(a)、血糖、血压、肥胖、IL6、BDNF、胎球蛋白-A、LTL、身高、血清铁水平和维生素C摄入量等候选因素均被证实与ASCVD有明确的因果关系。近年来,血清BDNF水平越发受到重视,但其病因预测价值有待多中心临床试验验证。LDL-C、血糖、血压已成为ASCVD的治疗靶点,但LP(a)、IL-6的研究较少,应积极倡导新药开发。
虽然MR研究对生物标志物与ASCVD的因果关系提供了大量的证据,但针对其中一些生物标志物的临床试验结果却为阴性。一种可能的解释是RCT研究药物特异性较差,如torcetrapib和dalcetrapib增加血清HDL水平,但HDL并非一个适宜的中间变量。上述不一致可能还归于MR方法学局限。
该综述结合上述MR研究分析了其在ASCVD领域应用的局限性:1)作为变量的基因变异的多效性,同时影响多个表型性状或具有多种生物效应,如TG或HDL的基因变异;2)MR研究很少直接识别生物标志物成为靶目标的生物机制,如内源性雄激素SNPs是否通过雄激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影响ASCVD风险尚不清楚,此外,一些作为变量的SNPs(如部分LDLR的SNPs)本身并不影响氨基酸序列,也未与其他影响中间表型的SNP存在连锁不平衡;3)部分MR研究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循环水平不能排除旁分泌或自分泌影响;4)某些MR研究可能仅提示生理状态而非病理状态的因果关系;5)某些遗传变异只会在特定发育时期影响生物标志物水平,如FTO基因在2.5岁以前与BMI呈负相关,2.5岁以后才显著影响体重。
为克服上述局限性,一些新的MR方法,如多变量、单倍体、两步法、双样本、双向、网络和析因MR,以及MR-Egger和加权中值等崭露头角。其中,多变量MR、析因MR,MR-Egger和加权中值等方法已应用于ASCVD领域研究。基于多基因变异可能无法完全满足工具变量假设,敏感度分析方法已应用于多变量MR研究。
不同于RCTs,MR研究将是否携带有特定作用的等位基因进行随机分配;具有低成本特点,即一旦某个种群开展过全基因组层面研究,某种程度上可凭这些数据资料探索任何生物标记物。鉴于目前药物开发的低效率,MR方法仍不失为提高药物开发成功率和最终获得临床推广的重要手段。随着人类遗传学以及基因与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知识的不断增长,该综述还展望了MR研究前景,未来将致力于预测ASCVD、心血管事件发生和筛选靶点的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在药物开发早期阶段,MR研究可以用来评估是否需要时间和金钱投入,如MR结果表明对疾病风险没有影响,应该果断放弃。因此选择有效的基因变异作为变量并对MR结果进行合理分析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MR并不能完全代替RCT,即使经MR预测有确定因果作用的致病因子仍需在RCT中进行最终验证。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胡琴教授为该综述第一作者,张运院士为通讯作者。
[ 张运,中国工程院院士、FACC、Honorary FASE、FESC、山东大学终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动脉粥样硬化,承担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山东省十大成果奖1项等。
胡琴教授长期致力于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工作。“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作为张运院士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心血管疾病的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课题组骨干,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冠心病样本资源库,开展了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易感基因研究,为冠心病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平台和资源。]
来源:scichina1950 中国科学杂志社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Q5MzQyNA==&mid=2656799560&idx=1&sn=cae8856faac8c5885d51ad180a779984&chksm=84a11597b3d69c81ae7a677ff6a7967688586c1cb1215760be0697ca23c1b41f3388d4575ae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