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核学会
作者:顾有为
全产业链产品与服务的出口质量高低关系着中国核工业在“一带一路”市场中扩大出口的竞争能力大小。本文在总结“华龙一号”核电及相关核技术应用产品海外出口经验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核工业在全产业链出口过程中影响产品与服务出口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如何提升全产业链的出口质量水平进行探讨。
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环境
随着国内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核工业逐渐形成了以核能利用为主体,集厂址勘探、资源开采、核技术研发、同位素产品应用、核工业发展咨询服务等行业为核心的全产业链体系。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华龙一号”等核电机组出口直接带动了核电装备制造、核电工程设计与建设、核燃料供应、核电技术服务与培训、核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置等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的产品与服务出口将成为继核电出口后,进一步深化国家间战略合作和对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世界上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和中国具有核工业全产业链的出口能力,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面临着传统核电强国的挑战。相较于传统核电强国的技术优势,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的产品与服务依赖于较低的人工成本、税收减免和政府全面的政策支持。
实际出口过程中,一方面,部分国际市场上关税壁垒、汇率波动、货币贬值等会造成出口项目产品和服务的风险过高,全产业链出口企业需要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资源配置和成本控制。另一方面,全产业链项目出口需要适应当地国家的质量标准,不同的标准往往造成出口企业很难把控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项目实施和企业经营的效率。项目出口的质量控制需要企业在整合产业链中从铀资源勘探到核废料处置各个环节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的环境和业主需求,将出口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在产业链各环节依次处理。
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质量的影响因素
传统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规划及设计、建安施工过程、材料采购及工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工程质量,影响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核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和技术水平、出口质量标准、核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核技术服务专业化分工等。
一、核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和技术水平
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的质量水平首先受制于核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化程度和先进性制造技术的发展。中国核装备生产制造形成了以一重、哈尔滨电气、上海电气、东方电气为主要代表的完整的产业链条。但相比较而言,美国、俄罗斯等传统核电强国的核装备制造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更高。通过资本和技术输出,传统核电强国能够在出口国中迅速投入符合标准的生产工艺并建立起生产线,雇佣当地劳动力进行本地化设备监造,但保留了自己核装备的设计专利和知识产权。此外,通过成熟的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核装备出口国节省了设备出口成本,有效缩短了设备生产和制造的工期。
以“华龙一号”出口为例,一方面,中国核装备制造业多参照法国RCC-M或者美国ASME技术标准生产核电设备,而国内制造厂由于技术储备不足,对这些核电设备的制造技术和标准不熟悉。考虑到核电的安全性,装备加工和制造厂家需要不断进行图纸升版和调试试验,人因失误比例也相对较高。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工期紧张等原因,核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往往对质量文件的理解和记录的重视程度不够。制造中间过程记录不全、质量文件可追溯性差、设备完工报告不完整等都对中国核装备出口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二、出口质量标准
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需要与国际质量标准体系接轨。当前中国产品与服务出口采用的质量标准沿用着国际质量标准体系GB/T19001-1994。尽管中国单独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国家质量标准体系GB/T19000-2008系列满足了国内的工业化需要,但是核工业现行的部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多数是从旧的国际标准和经验转换而来,很难适应对外出口的需要。
例如,在上世纪90年代秦山一期和大亚湾核电站陆续建成后,中国核工业制定了2×600MW压水堆核电厂核岛系统设计建造规范,并将其升级为百万千瓦级机组的设计标准。通过批量建设,中国积累了核电技术、管理、运行和维修的经验,形成了中国核电-设计、建造、管理、维修规范(CNP-DC、CNP-CC、CNP-OC、CNP-CC)。进入21世纪,具有更高安全性能的三代核电技术迅速发展。三代核电机组需要满足“美国先进轻水堆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用户对轻水堆核电站的要求文件(EUR)”。“华龙一号”出口过程中,以阿根廷、埃及、英国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出核电设计标准需满足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出口国核监管部门的通用设计审查。部分原有的核电标准规范已不能完全满足出口三代压水堆核电要求。
三、核技术应用创新能力
核技术可以分为以核电为代表的动力核技术和以核磁共振、粒子加速器等为代表的非动力核技术。除了核能发电等动力核技术应用外,非动力核技术可应用于新材料、辐射加工、医学影像、放射性检测勘探、生物变异研究等领域。通过与工农业、环保、医疗等产业交叉融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18年年度报告,“世界辐射加工产业正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应用于农业和环境保护的核技术是未来10年解决气候变化对地区和全球粮食安全影响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核技术应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例如,东南亚区域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采用辐照技术处理热带水果,实现水果的大批量出口。北美中东欧区域加拿大、波兰、保加利亚等国家利用辐照技术对进出口粮食进行检验。核技术应用创新能力的高低将对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国内核技术应用继承了上世纪80年代原国家科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各科研院所和高校积累的科研成果。相比之下,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将核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汽车、电器、芯片等主导产业。国内核技术产品结构单一、品类较少、产业领域狭窄和低精度等问题较为严重。核技术应用创新特别需要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来提升出口质量。
四、核技术服务专业化分工
核技术应用产品和服务是核工业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核技术服务水平提高的途径之一是进行细致有效的专业化分工。尽管核工业全产业链形成了从铀资源开发、核技术应用、后处理到核废物处置的纵向一体化的生产链条,且各个生产环节分工明确,但是各个环节之间在物流、渠道、品牌、财务及信息方面缺少合作分工。这就造成了实际出口过程中,核技术服务只能以部分环节独立地出口到“一带一路”沿线市场,未能产生“品牌”效应,降低了全产业链整体出口服务的质量。
全产业链核技术服务专业化分工需要在统一的生产链基础上,建立起以“品牌”为核心的一体化运营团队,在团队内部根据业主国的实际需求进行服务分工。现阶段,中国核工业出口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已率先进行品牌化技术融合。华龙国际公司的成立不仅是形成了国内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技术统一平台,更是建立起走向国际核电出口的一体化运营团队。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服务专业化分工未来特点可见一斑。
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质量提升分析
通过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得出,中国核工业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质量提升离不开对核装备制造业规模化和技术水平、出口质量标准、核技术应用创新能力、核技术服务专业化分工等领域的能力提升。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中国核工业需要采取积极的对策来拓展全产业链产品和服务输出通道,将具备全产业链输出的实力优势转化为发展技术、获取国际市场资本的竞争优势。
一、强化核装备制造,形成规模优势
核工业装备制造是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将技术转化为商品的必要环节。“一带一路”沿线除部分欧洲国家外,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核装备制造业不仅要保证国内发展核能和利用核技术的需要,更需要建立起适应出口的生产工艺和生产管理体系来保证出口设备的质量。全产业链出口企业在充分保留自身设计专利和知识产权基础上,可以借鉴传统核电强国经验,对有核监管能力的出口国分阶段地投入资本进行本地化设备监造。企业也可以利用模块化设计和制造来进行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组合,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迅速形成“一带一路”区域的产业规模优势,进而提升全产业链整体产品和服务的出口质量。
二、完善核质量标准,提升出口水平
建立起全面的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国家及行业最低质量标准体系的更新,保持与最新国际质量标准的同步,是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稳固已有市场和拓展新兴市场的根本要求。全产业链出口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需要参考“一带一路”不同国家所应用的质量标准体系,在范围上覆盖“一带一路”区域的市场需求标准。通过总结国内外核工业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成功经验对已有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补充和修订,提高现有标准的通用性和兼容性。此外,企业应及时进行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反馈和参与国际标准体系下的质量认证。通过对外输出自身的质量标准来促进国内质量标准体系的应用,进一步达到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的质量进步。
三、研发核技术应用,提供专业服务
核技术应用产业涉及领域宽、技术难度大。在核工业全产业链产品与服务出口过程中,企业需要搭建起充满活力的核技术应用研发创新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创新平台中既有各个科研院所的研发主力,也有在市场中进行运营推广的专业队伍。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对产业链的不同类型需求,一方面,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核技术应用产品开发上进行尝试和探索,持续不断地向市场输送高质量且性价比最优的各类产品,覆盖到每个国家在不同阶段发展核工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精准的市场定位,加强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在物流、渠道、财务和市场信息的沟通交流来促进高质量产品与服务的输出效率。通过差异化经营和专业化服务,核工业全产业链出口的品牌效应会逐步体现。
(作者单位:中核集团中国中原对外工程有限公司)
来源:cnsgfwx 中国核学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M1OTUxNg==&mid=2650339712&idx=2&sn=d5c2dd73f3db9a3fcd0663eedb176d62&chksm=88534573bf24cc65bc8130b359a82774195850ea58028bc9eae55d6a84029ba73cea925bf68d&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