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Anesthesiology杂志主编Evan D.Kharasch: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20年09月04日 09:00

图片


图片

 Evan D.Kharasch


图片

Anesthesiology杂志主编、杜克大学医学院的Evan D.Kharasch教授,就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与大家进行了经验分享。讲座主要涵盖以下五个方面:(1)疼痛相关问题;(2)阿片类药物的危害;(3)术中阿片类药物的使用;(4)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5)麻醉医生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Evan D.Kharasch教授指出,术中完善的麻醉状态包括四个方面:无意识状态和遗忘、制动、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抑制、镇痛及抗伤害性刺激。这个过程贯穿整个围术期,不仅包括术中阶段,还包括术后康复以及出院之后的所有阶段。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如何给不同的患者提供个体化的麻醉方案,一直是不小的挑战。


阿片类药物的不同使用剂量,将对患者的围术期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Evan D.Kharasch教授指出,阿片类药物在术中起到镇痛和抗伤害性刺激作用的同时,对吸入麻醉药物的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也会产生影响。


术中,随着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的增加,不仅能够降低吸入麻醉药物的半数苏醒肺泡气浓度(MAC-awake),而且对阻滞肾上腺素能反应的肺泡气麻醉药物浓度(MAC-BAR)也会产生影响。此外,阿片类药物也是围术期多模式镇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术中和术后镇痛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阿片类药物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术后恶心呕吐以及严重的呼吸抑制。


Evan D.Kharasch教授提出,在对术后患者进行的调查中显示,超过80%的患者存在术后镇痛不足,而且这种情况在过去20年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改善。术后急性疼痛是引起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患者发生术后慢性疼痛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如何控制术后急性疼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改善术后急性疼痛治疗方面,多模式镇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此外,还可以在手术部位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使用长效阿片类药物以及使用加巴喷丁类药物。目前观点认为,多模式镇痛对术后急性疼痛的改善效果明显,但是对发生术后慢性疼痛并没有显著效果。此外,对于行膝关节或肩关节手术的患者,神经阻滞能够缓解术后短期疼痛,但是其长期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并未明显减少。围术期使用加巴喷丁类药物,也无法改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概率。


Evan D.Kharasch教授表示,就目前现状来看,疼痛问题是全球普遍的健康问题,并且随着人口老年化加剧,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疼痛问题甚至已经超过了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综合医疗成本,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教育、社会活动及日常生活。


对于麻醉医生来说,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避免阿片类药物的危害。在加速康复外科(ERAS)实践不断发展的今天,阿片类药物在其中的角色也不断发生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中,术中对患者少用或不用阿片类药物,然而,针对此种临床实践依然缺乏患者长期预后的相关研究。


编辑:郑梦莹

排版:郑梦莹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