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上方「中国测绘学会」
可快速关注我们
导读
今年全国两会,“做好地震、气象、水文、地质、测绘等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围绕着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卫星遥感等与地理信息行业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词。
聚焦数字时代“新蓝海”
—— 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地理信息产业发展
今年全国两会,“做好地震、气象、水文、地质、测绘等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围绕着智慧城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卫星遥感等与地理信息行业息息相关的话题,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口中的热词。
要进入地理信息产业的大门,卫星遥感技术是一把关键钥匙。
从自然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应如何推进卫星遥感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主任王权这样回答:“要建设全球、全天候、全天时、全要素、全尺度的自然资源卫星观测体系,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全方位、高精度、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和技术保障。”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卫星遥感技术在“一带一路”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大有作为。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张兴赢表示,“卫星遥感对地观测是造福人类和社会的高技术产业。”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卫星遥感大数据服务具有高技术、低成本、接地气的特点,易实现设施联通和民心相通,不仅为相关国家带来了实在的合作红利,也在防灾减灾、生态环境监测保护等方面为世界贡献了智慧与力量。他提出,要更大程度开放资料共享,提高卫星遥感资料应用,让更多的用户参与我国卫星资料遥感应用,同时带动卫星市场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遥感新兴绿色经济产业链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提出,要利用遥感、数字地球、地球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促进我国可持续目标发展的实现。“遥感是最能在宏观尺度上看到一个国家环境变化的技术。”40多年来,郭华东院士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着祖国的沙漠、森林、植被与矿产,也见证了许多城市的崛起。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朱定真的眼中,若想知道哪里适种植小麦,哪里的气候适宜产出高品质苹果,哪里畜牧业养殖的效益更可观,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必不可少。他提出,要从生态文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入手,借助新技术、新方法,摸清天气气候“家底”,助力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如是表述。作为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提升政府服务精细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的建设一直备受关注。有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全国已有95%以上的省级城市和超过76%的地级城市都在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关注智慧城市中的“智能交通”,提出国家应建立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构建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建议,应将智慧物流纳入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之中。
同时,让智慧城市建设回归理性轨道,也成为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晓红在提案中对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表示担忧,他认为“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仍面临顶层设计、数据共享、标准引领不够的问题,环境问题、技术瓶颈、技术应用落地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设计。”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维刚直言,智慧城市建设存在一哄而起的过热现象,部分城市未经科学的顶层设计及统筹规划就竞相上马,使得本有市场前景的智慧项目名存实亡,陷入“人走政息”的怪圈。
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杨维刚认为,要以智慧化的资源整合联通“信息孤岛”,通过县级平台与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服务聚合,中心城区共享市级平台,切实解决城市运行中的资源分散、系统分建和管理分治的格局。同时,要以数据为核心,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基础建设,在技术上实现行业标准的统一与规范。
目前,自然资源部已发布2019版《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大纲》,将通过统一时空基准、丰富时空大数据、构建云平台、搭建云支撑环境以及开展智慧应用等,为50个试点城市搭建“智慧大脑”,促进地理信息数据的统一、开放与共享,并将在自然资源管理、警用平台、防灾减灾、公共安全、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发挥效用。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不断融合,自动驾驶成为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的先行领域。要实现自动驾驶离不开高精地图和移动测量的支撑。但是,自动驾驶地图服务仍处于测试研发阶段,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提,如公开地图的表示、地图保密管理、测绘资质管理、自动驾驶地图审查,以及数据安全、技术标准等。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王春峰带来了一份关于自动驾驶地图监管政策的提案。王春峰认为,推动自动驾驶地图行业的发展并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是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发展的关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以及科技、经济和社会效益。他建议,有关部门要与企业界、学术界一起研究,从技术手段、政策法规等多方面支持、推动并规范其健康发展,加快推动自动驾驶地图配套政策、标准的出台和调整:一是要尽快完善现有自动驾驶地图管理政策。根据技术发展、测试、商业化应用的进程,形成自动驾驶地图标准规范,推动有关自动驾驶地图管理政策的制定、修订和完善工作。二是政府部门加强对行业的引导。出台国家层面的自动驾驶地图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适应各级别自动驾驶地图发展路线。组织更多的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测试,通过技术途径解决公开地图内容表示及数据安全等相关问题,积极抢占在全球自动驾驶地图领域制定规则的话语权,以形成科技和产业优势。
“地理信息就如新的水、电资源,将成为未来经济进一步转型的重要力量。”联合国全球地理信息管理专家委员会前主席瓦妮莎·劳伦斯曾这样形容道。今年两会,“智能+”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数字时代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如何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碰撞出新的火花,令人期待。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2019年3月16日 第1版)
记者:李卓聪
来源:csgpc-cssmg 中国测绘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NTA2MzYxMg==&mid=2650043981&idx=2&sn=5e7a6ad668f6310f2feb6f38743bcea7&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