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已经实施8年多了,它对我国化石资源的确起到了保护作用,但我们在这么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可能会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表示。
他举例道,虽然该条例及一系列后续文件详细列举了所有需要严格保护的化石名单,但由于化石资源是在不断发掘中被逐步发现和认识的,甚至更多未知化石的重要性高于当前所列举的化石名单,从而给化石保护工作造成许多新的困难或保护盲点。
作为共同提案人之一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元青表示,该条例对化石进出境的管理规定和审批程序与相关科学研究的规律和实践不相适应,与国际上通行做法脱节,严重影响了科研效率。
此外,在各类生产、建设活动,特别是基本建设过程中,珍贵化石被破坏甚至故意损毁的现象仍屡见不鲜,对违反《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规定的处罚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他们迫切希望,立即启动修改程序,成立修改专家小组,收集修改意见和建议,力争在2019年完成修改任务。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来源:中国科学报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9/3/344332.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