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英才】“80后”院士刘大响的航空情怀

江苏省科协  |   2019-02-14 01:24

全省上下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机制改革关键时期需要国之重器助力。近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接受本报采访,他十分关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 、产业升级及人才培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航空情怀。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


矢志不渝:献身“航发”56年


“江苏以及南京我非常熟悉 ,来过很多次 。 江苏的GDP和区域创新能力都走在全国前列,江苏也非常重视创新工作,首先要向江苏表示祝贺。”甫一落座,刘院士就主动与我们打起了招呼。


为支援三线建设,1970年刘院士被调到位于四川江 油 的 624 所 工 作 。 在那个偏僻的山沟里,一干就是30 年,奉献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1962 年算起来,我已经献身航发事业 56个年头了,基本上见证了中国航空动力 发展的全过程。”刘大响院士语速平缓,思维敏捷。


时至今日,刘大响院士仍然关心和关注着中国航空发动机的研发事业。


2017 年,在刘大响院士80 高龄的时候,还曾在专业期刊《材料工程》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材料的需求》。文章在对世界航空动力技术加速发展态势进行简要综述的基础上,对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并按照一代新材料、一代新型发动机的思路,提出先进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和系统对材料技术的发展需求,并从质量稳定性和工艺成熟度、工程化研究和验证、材料体系和数据、复合材料、适航取证等方面,对提高我国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当记者提及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声音,关注国际航空发动机的发展趋势以及我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时,他说:“航空工业特别是航空发动机上不去,一个国家的 GDP 再高,我认为都是有欠缺的。而发动机是挑战工程科学技术的极限,是最难搞的一个项目。


”尽管已是“80 后”了,刘院士仍担任我国大飞机和发动机两个国家级重大专项的专家委员,担任中航发和中航工业两大集团公司的高级顾问,还在南航、西工大等高校任兼职教授,帮助培养航空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坚定信念:对我国航空工业充满信心


“飞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心脏的问题解决不好,就会被别人捏住命门。”刘大响院士介绍,目前世界航空发动机技术呈加速发展态势,我们在飞机制造领域最大的问题还是动力问题,没有好的动力,就不可能有好的飞机。


航空发动机是现代工业诞生以来最复杂最精密的工业产品,其研制工作被称作是在挑战工程科学技术的极限。正因为如此,航空发动机素有“工业王冠上的明珠”“工业之花”之美誉,被认为是人类工业革命 300 年来最重要的技术成果。动力在飞机发明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发动机不仅只是飞机的一个重要部件,更是推动整个航空事 业 快 速 发 展 的 原 动力。


刘大响表示,航空发动机研究要搞好材料、工艺和先进制造技术。未来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先进的材料、工艺、制造和试验技术。现在人们常说“一代新材料,一代发动机”。现代民用涡扇发动机涡轮前燃气温度已达 1900K以上,军用的更是高达2000~2100K,“没有好的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搞发动机等于是无米之炊”。一台现代发动 机拥有上万个零 部件,须用轻质、高温、高强度的特殊材料制造,加工精度已达微米级,需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交变负荷的极端恶劣条 件下长期可靠地 工作,同时还要满足推力大、油耗低、重量轻、寿命长、噪声小、排污少、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研制和维护成本低等非常多互相矛盾而又十分苛刻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一直是在挑战工程科学技术的极限。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我们在民用发动机的研制上面还要提速。”他说。

作者:张洁

编辑:谢长美



来源:gh_1d89a2a9e771 江苏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NjU4Mzk2MA==&mid=2247485264&idx=2&sn=a724ad77fcfd21262d6f16014a57dee8&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