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专家多年来一直警告说,腹部脂肪过多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不过腹部或躯干肥胖的人并不是唯一的危险人群。近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不超重但腰高比(WSR)接近危险阈值的身体活跃的男性比腰高比较低的男性更容易患心脏疾病。
“我们发现:不超重、身体活跃、健康且没有代谢和心血管疾病史,但WSR接近限定阈值的个体比腰部脂肪堆积较少的个体更容易患心脏疾病。“以上研究的主要负责人、圣保罗州立大学(UNESP)教授Vitor Engrácia Valenti说,“这表明用WSR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比用BMI(一种广泛使用的衡量身体脂肪的指标)更为准确。”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不同WSR值的健康男性有氧运动后心率自主恢复情况,进一步研究了这一假设。为此,他们将52位18-30岁的身体活跃健康男性依据其WSR的值分为以下三组:0.40 ~ 0.449,低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阈值;在0.45 - 0.50之间,接近阈值;0.5到0.56之间,临界值以上。
参与者分别在两天内接受测试,两次测试间隔48小时。第一天,他们坐着休息15分钟,然后在跑步机上尽最大努力运动。在这一轮有氧运动之后,他们站着休息了三分钟,然后坐着休息了57分钟,共恢复一小时。“这个测试证明他们都很活跃。虽然不是运动员,但他们有在周末踢足球的习惯。”Valenti说。第二天,参与者需要做5分钟的热身运动,然后以最大能力的60%跑25分钟。两次测试中,研究人员均测量了参与者休息时(测量1次)以及运动后恢复时(测量6次)的心率和心率变化值,以此评定他们运动后的自主心率恢复速度。
“自主心率恢复时间是预测有氧运动后心血管并发症和心脏病发病风险的良好指标。”Valenti说,“如果心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就意味着该个体有很大的风险患上心脏疾病。”测量结果分析显示,在最大努力测试和适度有氧运动后,WSR值接近或超过心脏病风险阈值组的自主心率恢复速度较慢。“那些WSR值接近危险极限的志愿者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UNESP的研究人员还进行了相关系数测试和线性回归模型的统计分析,以寻找WSR值和运动后心率变异性之间的显著联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运动后恢复期的前10分钟,即副交感神经系统(PNS)被重新激活时,两个因素的相关性最为显著。自主神经系统的三个分支之一的PNS会通过释放激素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随着WSR值的增加,PNS的活性降低,这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科界原创
编译:Max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科学报告》
期刊编号:2045-2322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9-01/fda-wrc012819.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