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话题:南极冰盖之巅深冰芯房、毫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全球海洋变暖最新估值、运动神经元病病情发展

山东省科协  |   2019-01-16 01:36
点击上方蓝字,记得关注我们!

1南极冰盖之巅深冰芯房探秘


▲钻取的2.8米长冰芯


昆仑站于2009年1月建成后,科考队员在挖出来的一个40米长、5米宽、3米深的雪坑里搭建起一间深冰芯房,随后相继钻出了深冰芯钻探导向孔并安放套管,安装了深冰芯钻机系统。2013年1月21日,中国深冰芯第一钻在昆仑站深冰芯房正式开钻。随后,各次科考队继续向深处钻进,将钻探深度推进至800米。


1月12日11时,今年第一钻正式启动。随着钻塔架缓缓竖起,范晓鹏熟练地操作着控制器,将钻机缓缓送入钻探导向孔。12时30分,钻机下放深度已经到达800米,即第33次科考队钻进的最终深度。范晓鹏继续使钻具向下钻进2.8米后,果断提钻,一支2.8米长的冰芯展现在大家面前。


至此,本次科考的深冰芯场地和钻机维护成功结束。值得期待的是,未来深冰芯钻探将继续向3200米冰下钻进,百万年时间尺度的地球气候和环境变化信息,终将得到揭示。“昆仑站深冰芯揭示的百万年来气候和环境变化,将是我国南极研究的一大亮点,将为国际科学界做出重大贡献。”康世昌说。


——新华网


2嫦娥四号全景相机可实现毫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


▲嫦娥四号全景相机正样产品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已经顺利完成互拍,着陆器的彩色照片正是由玉兔二号巡视器搭载的全景相机拍摄的,该相机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


此次搭载的全景相机由两台一模一样的相机组成,安装在玉兔二号巡视器的桅杆上,距月面的距离是1.5米,这与一个正常人眼睛离地面的距离相当。


嫦娥四号全景相机具有黑白和彩色两种成像模式,可实现从巡视器脚下到月球边际无穷远的清晰成像,并且在近距离观测时可实现毫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同时,全景相机拍摄的图像也将对巡视器上其他载荷的探测起到指导作用。


——新华网


3福建成功实施全球首例5G远程外科手术


日前,在福州长乐区的中国联通东南研究院内,北京301医院肝胆胰肿瘤外科主任刘荣作为主刀医生,坐在机器人前,通过实时传送的高清视频画面,利用5G技术操纵机器人的机械臂,远程控制手术钳和电刀,为位于福州鼓楼区的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中的一只小猪,切除了一片肝小叶。整个手术持续了近1个小时,手术创面整齐,全程出血量极少。这只小猪在手术完成半小时后,逐渐从麻醉中苏醒,各项生命体征保持稳定,手术宣告成功。


据了解,这台手术由福建联通、北京301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三方联合开展,手术两地相距约50公里。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全球首例在5G环境下进行的远程外科手术测试取得圆满成功,为今后5G远程外科手术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


——《光明日报》


4中美科学家给出全球海洋变暖最新估值


▲图片来源:网络


海洋上层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温度具体升高多少?未来如何变化?中美科学家给出了最新的估算:假设未来达到《巴黎协定》目标,本世纪最后20年,海洋上层将比1991—2005年平均变暖0.4℃。相关论文日前发表在《科学》上。


关于海洋温度变暖,科学家们估算的结果大不相同。2013年发布的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第五期评估报告列出了5个海洋热含量变化趋势的估算。其中,最小的估值只是最大估值的一半。


中科院大气所成里京联合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同行,在论文中说,海洋变暖多少的争议源于过去海洋观测数据质量不精和数量不足。虽然2005年后科学家在海洋中布放了一些新仪器,得到了较好的全球海洋热含量估计,但却无法穿越观测2005年前的海洋状况。


——《科技日报》


5澳新药可大幅减缓运动神经元病病情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该校研究人员参与开发的一种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药物,在初步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服用药物后,受试者的病情发展得到了有效减缓。


这种药物名为CuATSM,由澳大利亚弗洛里神经科学和精神健康研究所与墨尔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该药物可将铜安全送至体内特定细胞,进而影响一种与运动神经元病相关蛋白质的形成。


针对32名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开展的初步临床试验显示,这种药物不仅改善了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肺部功能,其病情发展也得到大幅减缓。


——新华网


6首款3D原子级硅量子芯片架构问世


据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科学家证明,他们可以在3D设备中构建原子精度的量子比特,并实现精准的层间对齐与高精度的自旋状态测量,最终得到全球首款3D原子级硅量子芯片架构,朝着构建大规模量子计算机迈出了重要一步。


在最新研究中,新南威尔士大学量子计算与通信技术卓越中心教授米歇尔·西蒙斯领导研究团队,将原子级量子比特制造技术应用于多层硅晶体,获得了这款3D原子级量子芯片架构。


在新的3D设计内部,原子级量子比特与控制线(非常细的线)对齐。此外,团队也让3D设备中的不同层实现了纳米精度的对齐——他们展示了一种可实现5纳米精度对齐的技术。


——《科技日报》




来源:gh_562f69198929 山东科协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Mzc4OTQyNw==&mid=2247486789&idx=3&sn=1c3cf2ecef116640ae8f62acc9af16cf&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