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药方剂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2018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论坛”学术思想荟萃

中国药理学会  |   2019-01-10 01:35

为了适应中药创新研究的总体需求和国家新药研发的需要,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和山西省药理学会于2018年11月9-11日共同主办了“2018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论坛”,来自于全国400多名中药代表出席会议,共同商讨了中药经典方剂研发的技术方法,创新思想和创新产品的思路和途径。


这次学术盛会是一次综合性会议,在“2018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论坛暨首届山西省药理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期间,同时召开了“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中药经典方剂研究青年论坛”,“中国药理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山西省药理学会理事会全体理事会议”,围绕中药方剂的创新性研究进行了全方位的研讨。会议在山西省太原市百年高等学府山西大学召开,由山西大学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西省“1331工程”功能分子与生物医学效应重点实验室、地产中药功效物质研究与利用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等联合承办。在大会组委会的精心组织下,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次论坛展示了我国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成果,交流了研发经验,活跃了创新思想。为了更广泛的传播会议精神,我们荟萃了大会专家的学术思想,与全国中药药理学领域的学者共享。

01

以经典中药方剂为现代中药研究主题受到广泛认同

经典中药方剂是我国中医药伟大宝库中的精华,是数千年中医药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中医药学家智慧的结晶。长期临床应用结果充分证明,中药方剂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科学内涵。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山西省科协主席周然教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张永祥教授等多位教授,在他们的报告和致辞中都强调了对经典中药方剂开展现代研究的重要性。报告专家和主题发言专家也都认为做经典中药方剂的研究是重要的研究课题,组委会在收集从事经典中药方剂研究团队时发现,全国有近50位学者围绕一个经典方剂或某一作用原理持续开展10年以上的研究,具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创新性进展。由此可见,开展经典中药方剂的现代研究已成为领域内专家的共识。

02

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多学科协作和长期坚持

为推动中医药现代研究,我国自“九五”期间实施中医药现代化战略以来,一直把中药方剂的作用原理、物质基础和配伍规律研究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张伯礼院士在报告中回顾了我国中药现代化20年的研究成就后,报告了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现代研究的方针政策,重点介绍了“健保工程”的总体设计,让我们看到中医药事业正处于历史上最佳的发展机遇。同时,他也明确指出:中医的临床证据和中药的质量是中医药传承发展的瓶颈,中医药的疗效是硬道理,而经典中药方剂就是临床疗效确切的载体和物质基础,科研工作者选择经典方剂开展工作的方向正确,但必须加强作用原理的探索。他做的“没有作用机理的研究是不完整的”大会报告,分享了他的科研团队几十年针对复方丹参滴丸、芪参胶囊等临床疗效肯定方剂的现代研究成果,介绍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人体、动物、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开展作用机理研究的思路和策略。


大会主席张永祥理事长作为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指南的主要编制专家之一,做了题为“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支持的中药新药研发”大会报告,总结了国家自“十一五”启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以来,一直将中药复方新药研发作为该重大专项支持的重点之一,且在新品种研发和关键技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而中药方剂的现代研究成果已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支撑。并指出本次学术论坛也是为配合制定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新的发展规划进行的战略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部十处项目主任毕明刚教授做了“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方剂学领域项目申请、资助情况介绍”的大会报告,从基金项目申请和自助情况分析了中药经典方剂的研究。在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项目中,方剂学在中医学领域的资助比例略高于申请占比,达5%以上,研究对象75.5%是经典方剂,可见经典方剂是研究热点。在231个资助项目中有79个被连续资助,占比34%,对资助的190个申请人中有38个被连续资助。这些被连续资助的项目取得了更大更多的成果,而受到连续资助的申请人也成长的更快。因此,基金委特别重视对同一个方剂的连续支持。毕教授还总结了方剂学基础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配伍规律、药效物质基础、生物效应机制、方证相关、数据挖掘等方面,其中对生物效应机制的研究占比最高,达54.5%。此外,还剖析了方剂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临床和前期工作基础不足,片面追求实验方法的高精尖,检测指标的新奇,忽视研究内容和实验设计的内在逻辑关系。特别重要的是,毕教授将方剂学的交叉学科属性用生动的图示从四个层次展现:即方剂学是医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体现了中医药与生物医学的交叉,中医学与中药学的交叉,以及中医基础与中医临床的交叉。故方剂学的学科交叉特别明显,与现代科学结合紧密,配伍理论易于理解,与新药研发关系密切。显然,选择经典方剂研究具有复杂性和拓展性,更有重要意义。

03

经典中药方剂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本次会议专家报告的特点是以自己及其团队的亲身科研经历,介绍了他们的选题、思路、策略、方法和成果。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3.1围绕经典方剂开展系统研究,实现对方剂的系统认识


本次会议有8位专家是以一个经典方剂的长期研究结果为示范,探讨了对中药经典方剂研究的思想和策略,提出了基于实践的认识和见解。这些报告有:四物汤的方证结合研究(高月教授);小柴胡汤抗抑郁作用研究(吴春福教授);乌头汤开痹止痛的整合作用机制(林娜教授);六味地黄方的研究—从现代药理学和化学研究到新药开发(周文霞教授);葛根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现代研究(余伯阳教授);逍遥散传承与发展(秦雪梅教授);此外还有基于雌激素受体样作用对青娥方、二至丸的研究(樊官伟教授)和基于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对小续命汤的研究(杜冠华教授)。


上述报告从以下方面展示了中药经典方剂研究的成果和经验,一是研究工作的持续性和系统性。上述报告中的每个方剂的研究时间都在10年以上,高月教授的四物汤持续了20余年;周文霞教授报告的六味地黄方是从老一辈药理学家周金黄教授开始,张永祥教授又带领周文霞团队历时30余年的工作。这些课题组围绕一个方剂从作用机制、药效物质、方证相关、配伍原理等内容开展系统的基础研究,技术手段上既有分子药理学的最新方法,又有系统生物学的各种组学技术,以及网络药理学技术,且从整体动物到器官组织再到细胞,分子水平不断深入,充分挖掘经典方剂的作用原理、配伍规律,以及方证相关性。形成了对具体方剂的比较全面的认识。高月教授还出版了《四物汤现代研究与应用》专著。


二是从基础研究到新药研发的转化。通过系统的基础研究,不仅产生一大批理论成果,还依托四物汤、六味地黄方、逍遥散等方剂研发了创新药物,获得临床或生产批件。有效推动了中药新药的研发,提高了中药新药研发的水平。


3.2基于中、西医学理论或中西医结合思想遴选经典方剂,研发创新中药

在进行经典方剂研究中,在浩瀚的传统方剂中选择适合研究的方剂是重要的科学问题,与会专家交流选择方剂的经验和学术思想,对经典方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报告专家中,孔令东教授从西医的免疫代谢认识,选择半夏厚朴汤、二妙丸类方、五苓散、柴胡疏肝散、黄连温胆汤等经典方剂,探讨针对抑郁症/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意义,产出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余林中教授从中医的清热解毒治法入手,选择凉膈散清热方开展系统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高秀梅教授依据更年期综合征的中、西医不同认识,选择补阳药青娥方和滋阴剂二至方两个经典方剂,针对更年期不同的时期(围绝经期、绝经期、绝经后期)开展动态研究,先从配方颗粒的临床观察入手,在临床实践中调方优化,再进行二次开发研究,最终研发了创新药丹知青娥片,已获得临床批件。其团队的樊官伟教授带来的“基于雌激素受体样作用的中药复方研究”报告,给与会代表留下深刻印象。陆茵教授也从中医的整体观与西医的还原论两种医学体系认知,给大家做了“关于经典方剂研究的新思维”报告。


报告专家研究对象均为经典方剂,其选方过程均具有值得借鉴的选方内涵。报告中选择的方剂均是临床疗效确切,应用历史悠久,为本领域专家公认的经典方。这些专家在选方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专长和兴趣选方剂并形成研究方向。高月教授分享了她从工作岗位需求选择四物汤研究的经历;吴春福教授从科研兴趣和临床应用的广泛性报告了选择小柴胡汤的体会;周文霞教授介绍了六味地黄方凝聚老中青三代科学家的选题与方向形成历程;林娜、樊官伟和余伯阳教授从临床出发选择了自己专业特长的经典方剂研究;杜冠华教授总结了自己经典方剂的选方原则:“出自名家之手,应用历史悠久,医家广泛认可,现代科技可究”;秦雪梅教授则是立足山西药材资源优势选择以柴胡为主要的逍遥散进行了十余年的研究,并开发出新的药物制剂进入临床研究。

3.3分析我国中药新药注册法规现状,提出中药新药开发思路

为了鼓励经典方剂的中药新药研发,国家近来出台了经典方剂中药新药注册相关政策。与会专家通过法规的解读,提出中药新药研发的学术思想。


段大跃教授的报告:从表型组学及全表型组关联研究角度解读“证候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从现代评价药效的角度对指导原则进行解读。赵军宁教授的报告是“从中药注册分类调整看中药复方新药创制的有效性评价新思路”,根据分类凸显的科学问题探讨方剂的有效性研究,提出的中药适度调节有效性评价新思路,为解决体现中药特点的评价提供了可行路径。孙晓波教授和吕圭源教授分别作了“经典名方研究与注册的思考”和“经典名方的特点与新药研发思考”的报告。各位专家都针对证候类免做临床的中药注册,从审评角度提出了研究思路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3.4中药复方的再创新与中医药国际化

中药经典方剂的国际化不仅能够促进中药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中药服务于人类,让更多的人获得中药带来的利益,提高健康水平。杜冠华、刘建勋、孙鹤3位专家长期从事新药研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路,他们都是先从作用机制入手,聚焦于有效物质,研发了物质和机理基本清楚、质量可控的现代中药,且在中医药国际化上具有典型示范性。并针对中药的国际化问题做了相关的学术报告。

04

展   望

中药经典方剂的现代研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药理学工作者持续努力。这次会议是继 2015年中国药理学会与山西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一届经典中医方剂现代研究国际化高层论坛”的专题会议,关于中药经典名方的论坛将会继续举办,以推动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和创新。


这次会议让我们看到了国内不少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经典方剂的深入研究,通过学术专题的学术交流,将对中药经典名方的研究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影响。期待我国的经典方剂研究领域取得更丰硕的成果,造福人民健康,也期待“经典中药方剂现代研究”主题的学术交流会议越办越好。


作  者


秦雪梅*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刘晓节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

周文霞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杜冠华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张永祥*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感谢您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


来源:CNPHARS 中国药理学会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yNjc4NTIyMA==&mid=2247484101&idx=1&sn=156cd5b249a6f432e6d897f12d0a5873&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