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获悉,由该所成功研制的我国首款太赫兹视频SAR(合成孔径雷达),日前在陕西完成飞行试验,成功获取国内第一组太赫兹视频SAR影像成果。
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能弥补光学、红外等传统雷达对慢速移动目标(如地面上的恐怖分子)探测的不足,能大大提高SAR图像可判读性,为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探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太赫兹波长位于毫米波和红外之间。相对毫米波和微波雷达成像系统,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分辨率更高、成像时间更短,可实现类似光学摄像的视频成像效果;相对光学红外成像系统,太赫兹雷达成像系统具备更强的穿透能力,在烟尘、雾霾等环境下能正常对地面目标成像,且不受日照条件影响,可真正做到满足任何时间的应用需求,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新体制雷达技术。
针对经过伪装的地面狙击手、恐怖分子等危险人员的高效率搜索,一直是反恐等领域难以解决的问题。太赫兹雷达成像技术除了应用于侦察,还能利用太赫兹的穿透能力,发现经过伪装的狙击手、恐怖分子等地面目标,对重点区域进行快速高效地侦察和搜索,让危险目标无处隐藏。
据悉,23所将高频段视频SAR作为机载雷达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从Ka波段到THz波段的视频SAR雷达研制工作。此次飞行试验获得成功,将太赫兹视频SAR进一步推向应用,使其有望在国防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作用。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更多精彩文章:
⊙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关于举办 “北斗+5G”实用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我国初步建成覆盖北方海区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 海上定位进入“厘米”时代
⊙“鹰眼”探地雷达,北斗护卫城市地下空间安全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官网:www.glac.org.cn
Q Q 群:197642405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资讯
来源:zhongweixie2014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5MTgzMzAzMg==&mid=2650687314&idx=5&sn=14c9913ea9416ce94502c9d39cd32953&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