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具新化石,已灭绝的袋狮将“起死回生”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12-14 16:54

图片1.png

(A)袋狮骨骼重建图
(B)基于有袋动物x射线成像中肌肉组织检测而显示的身体轮廓图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Roderick T. Wells和位于阿德莱德的南澳大利亚博物馆的Aaron B. Camens,于12月12日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称,他们新发现一具几乎完整的袋狮化石标本,使其整个骨骼首次得以被描述和重建。

袋狮(Thyalacoleo carnifex),是澳大利亚更新世的一种有袋食肉动物,体重估计超过100公斤。但袋狮与其它任何现存的动物都大有不同,古生物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试图从不完整的遗骸化石中解读它的生活方式。袋狮的新化石于澳大利亚纳拉库特小松洞穴(Komatsu Cave)和纳拉伯平原飞星洞穴(Flight Star Cave)被发现,其中包括至今未被识别的尾骨和锁骨。

该论文的作者Wells和Camens利用这些新发现的化石信息对袋狮的生物力学进行重新评估,并将其解剖结构与现存的树栖和陆生有袋类动物进行比较,从而得出了有关袋狮生物学和行为学的新结论。袋狮的尾巴看起来极其僵硬且肌肉发达,可能用于与后肢形成“三脚架”共同支撑身体,从而使得前肢可像现存的有袋动物一样用于攀爬和抓取食物。分析还表明,袋狮坚硬的下背部和强有力的前肢均由强壮的锁骨固定,使其不太适合成为猎物的“追击者”,但能成为优秀的“伏击者”。此外,这些特征还进一步证明了袋狮也是一名出色的“攀登者”,这可能与其生活环境中的树木和陡峭的洞穴有关。与现存的有袋动物相比,袋狮的解剖结构与一种小型食肉动物——袋獾最为相似,且二者表现出许多相似的行为。

论文的作者还补充道:“自从1859年袋狮的头骨和颚骨碎片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Colongulac湖首次被发现,并被送到大英博物馆的Richard Owen爵士那里后,科学家们就对这种已经灭绝的有袋食肉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袋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有袋食肉动物,但它仍然保留了许多其祖先——双门齿型食草动物的特征。因此150多年来,它的定位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科界原创  

编译:小罗  

审稿:alone  

责编: 唐林芳

期刊来源:《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

期刊编号:1932-6203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18-12-first-ever-skeleton-thylacoleo-australia-extinct.html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车利锋
    0
    恐怖
  • 肖琼
    0
    ?
  • 周媛
    0
    ?
  • 王朋云
    0
    ?
  • 张刚
    0
    ?
  • 邵家明
    0
    ?
  • 谢明华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