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泰宁院士:“筑境”,成建筑一家之言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08-12 10:22

QQ截图20200812101947.png

“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这是程泰宁与建筑相伴60余年的设计追求。

为了这个追求,他45岁时放弃行政职位专心搞设计,68岁时毅然创业,成为我国以大师品牌资源走向市场的第一个探索者。

如今,杖朝之年的程泰宁院士,依旧奋战在建筑设计的一线,依旧为学术活动不辞劳苦。筑境,是他为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探索的新方向。

“建筑是一生的邀请”

“夜晚上床睡觉了,我会习惯性地用手把被子的前部稍稍撑开,形成一个很有围合感的‘洞穴’。昏暗的油灯灯光渗进洞穴,在洞顶幻化成五彩斑斓的光晕,奇幻而瑰丽。无数个夜晚,童年的我,就在这美妙温馨而又静谧的空间中朦朦胧胧地进入梦乡。”在《建筑师的童年》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程泰宁(《似真似幻说童年》)的描写,这一“穴居”的意向,在其后期作品“越城遗址博物馆”中可见端倪。

对程泰宁而言,“建筑是一生的邀请”。

上世纪30年代,程泰宁出生于南京。13 岁之前,因时代动荡,他跟随家人先后在四川巴县、重庆江北、镇江、南京和上海辗转而居。他身上兼具多地气质,又因被“散养”而多猎奇,自幼天马行空、涉猎广泛,文学和艺术功底深厚。这一切,为他的建筑设计之路铺上了厚厚的基石。

17岁那年,程泰宁进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学习,师承杨廷宝、刘敦桢、童寯、刘光华等大家,由此开始与建筑一生为伴。得益于大学期间的建筑学专业积淀,毕业后的程泰宁参与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等在内的公共建筑的方案设计。

建筑设计是程泰宁一生挚爱,为了搞创作,他45岁时放弃北京的行政领导职位去往杭州市建筑设计院;又在68岁时开启“创业”之路,与中国联合工程公司合作成立中联·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现为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大师挂牌的设计公司。

在杭州期间,程泰宁厚积薄发,先后承担了黄龙饭店、加纳国家剧院、马里国会大厦、杭州铁路新客站、弘一大师纪念馆和绍兴鲁迅纪念馆等作品,斩获了国家优秀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奖等多项奖项。其中,1984年设计的杭州黄龙饭店入选“中华百年建筑经典”和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而在创业期间,他也迎来了自己的创作鼎盛期,从2003年至今,他先后设计了浙江美术馆、建川博物馆战俘馆、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等重要项目,并收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3年获第二届“梁思成建筑提名奖”,2004年获第三届“梁思成建筑奖”,并于2005年被增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三个立足”到“语言·意境·境界”

在百家争鸣的建筑设计理念探索时代,程泰宁在自己的作品实践中,不断传承、探索与创新,发表独到而深刻的见地。

早在1986年,程泰宁便提出“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三个“立足”理念,强调设计之中的当代性、地域性和原创性;20世纪初,又从认识论、方法论和美学理想出发,将三个“立足”的理念升华为“天人合一,理象合一,情景合一”,即三个“合一”的建筑理念。

“建筑学是一门兼具科技与艺术两个领域、涉及面广泛的学科。在不同事物中寻找‘通感’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筑创作过程中重要的突破点。”程泰宁说,比如在南京博物院二期工程项目的设计中,将竹简元素抽象为建筑立面的线条,南博二期建筑在外立面看不出任何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没有柱子、梁头、传统的屋顶,但“通感”的设计思维使得建筑拥有了中国传统的韵味。

2019年5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境·自在——程泰宁建筑作品展”暨“当代中国建筑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学术论坛开幕式上,84岁的程泰宁发表演讲《是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时候了》,他借用司马迁的名言“究天至人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提出“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

“我们能不能建构一个以‘语言’为手段,以‘意境’为美学特征,以‘境界’为哲学本体,具有东方智慧的建筑理念呢?”程泰宁希望将“语言·意境·境界”作为建筑创作上求变创新的理论支撑,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

“我们的路既不在西方,也不在后方,而是在前方。”程泰宁认为,中国建筑师不应以模仿趋同,而是应以一种独特的、同时也能为世界所理解、所共享的话语体系与国际接轨。“中国建筑师能不能吸收西方人思维上的优势、科学上的优势,补充到我们讲究内心体验、讲究意境的思想中来,把中国建筑往前推,让世界建筑承认我们,这是很重要的。”

文化自觉是建筑创新的前提

当了一辈子建筑师的程泰宁,一直以实践的方式探索思考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并希望为建筑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见解。2008年,受东南大学邀请,程泰宁回归母校全职担任建筑学院教授,并依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组建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任研究中心主任。

程泰宁认为实践是最好的培养模式,否则,“这种没有生活和工程支撑的审美是虚幻的。”同时他认为,虽然信息时代带来建筑设计技术和工具的革命,使得工作效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年轻人受到网络的影响使其建筑审美趋于同质化,热衷于追求缺少文化根基的“标新立异”,最终只是流于形式,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程泰宁一直喜欢引用陆游的名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来解答如何学习建筑这一问题。他认为,人文素质的培养能够帮助建筑师开放思维,仅教授学生设计方法反而禁锢他们的发展。他要求学生广泛涉猎哲学、历史、美学、绘画等方面的知识,以此拓展思维。

程泰宁一直很欣赏杨廷宝先生的教育方式,他回忆起读书时,杨廷宝先生给他改图,他很卖力地画了好几张,期待杨先生的评价。结果,杨先生看第一张的时候,说“可以”,到第二张,也说“可以”,到第三张,还说“可以”。程泰宁当时既不理解也不高兴,追问到底哪一个是好的。杨先生就说:“其实做设计,怎么都能做好,就看你怎么看,每条路子都是一样的。”多年以后,程泰宁才慢慢理解了这种“法无定式”——形式只是用来表现内在,而形式是多解的,甚至是无解的。

程泰宁觉得,陆机《文赋》中“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似乎说的就是杨先生的治学态度,而这也成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创作境界。2014 年至 2018 年,他在多个场合以《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为题开展报告,提出文化自觉是建筑创新的前提。

在设计实践、科研工作中,程泰宁常年钻研国内外建筑理论、期刊文献,泛读博览文艺、美学、历代(中外)画论、东西方哲学等。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新经常说:“程院士是一位涉猎广泛的人,每天晚上八点半以后,他会投入到另外一种状态,运动健身,涉猎知识,他还会和我们聊最新的资讯,不管是中国好声音,还是世界杯。”而随着体验和思考的发酵,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作者:蔡姝雯

来源:新华日报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郑耀斌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 张存岭
    0
    为中国建筑文化发展探索新方向,佩服
  • 郑璐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 焦冰清
    0
    “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这是程泰宁与建筑相伴60余年的设计追求。
  • 钱华丽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 许礼华
    0
    科界是个很好的APP, 我学习,我进步,我快乐!非常感谢科界提供的平台!
  • 王淼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 邵文彬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 何正花
    0
    优质评论会被优先展出,不行,这样我会被人看光的,不行不行??
  • 尹亚军
    0
    看似漫无目的的博采众长,逐渐呈现在程泰宁的创作实践上,也融入到他的学术思考里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