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丛强理事长、高山副理事长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2018-11-29 20:04

12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2011年院士增选结果发布,51人增选为中科院院士,由我会推荐的刘丛强、高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刘丛强现年56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会理事长。1997年7月至2009年9月任中科院地化所所长,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首批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攀登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首席科学家,“侯德封奖”获得者,曾荣获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首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也是贵州省核心专家,现任国际著名《Chemical Geology》杂志编委和国内多个杂志副主编和编委。主要在喀斯特区域地表地球化学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和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两个方向做出了突出成就。他率先利用同位素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手段和理论研究了沙漠沉积物和黄土高原黄土的成因关系,成果被广泛关注和引用。在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应用与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他的研究丰富了稀土元素配分、四重效应、水—岩相互作用和环境污染物示踪理论。对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及地幔包体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成果也得到学术界充分肯定。发表国际SCI论文161篇,其中第一、二作者论文102篇;合著专著5部。SCI和CSCD论文被引2800次(SCI他引1196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

高山现年50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我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担任《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副主编,《中国科学》(D辑)编委,EPSL顾问编委、《Chemical Geology》编委和国际“Earth Chem”计划科学顾问组成员,曾任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科学顾问组成员。2009年当选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他在大陆地壳结构、组成、演化与壳幔交换作用领域作出了突出成就。揭示了中国东部下地壳具独特的双层结构和中性的总体成分,明显不同于全球单层基性下地壳模型,发现了中国南方年龄为33亿年的最古老岩石,证实中国南方存在太古代大陆。国际建立的地球的地球化学参考模型主要数据之一。曾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发表论文223篇,合著专著2部,149篇被SCI检索(第一作者24篇,第二作者60篇),9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Nature(1篇)、EPSL(5篇)、GCA(3篇)上,2010年应邀发表国际综述文章2篇。被SCI论文他引4055次,5篇第一作者论文SCI他引109-241次。

(刘莹 供稿)


内容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来源: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smpg.org.cn/zhxw/201112/t20111212_3411464.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