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古人类化石现多种畸形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11-08 16:09
图片2.png更新世人类发育异常的类型
从左到右:Tianyuan1号, Sunghir3号 和DolníVästonice15号股骨异常;
中间从上到下:Palomas23号下颌边缘凸起,Rochereil3号脑腔隙,长的Sunghir1号锁骨骨折,Malarnaud1号门齿发育不全
右边从上到下:Shanidar1号骶管裂孔,Patud1号多细胞增殖,DolníVästonice16号腭裂
来源:艾瑞克·特林考斯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家艾瑞克·特林考斯(Erik Trinkaus)发现,在更新世生活的人类中存在一种被他描述为“大量发育异常”的情况。在11月5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中,他讲述了自己对从中东和欧亚大陆一些地方发掘出的化石的研究,以及相关发现。

更新世距今大约260万至11700年,跨越了整个末次冰期。之前的研究表明,现代人在这期间发展并走出了非洲。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特林考斯认为,人类在这期间同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身体结构上的变化。此次研究总共收集了66块发现于不同地方的化石,其中大多数的化石都距今大约20万年。他指出大部分的化石遗骸都来自于青年且代表了一些不同的人种。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物理结构进行观察,研究者发现这些化石中存在肱骨或腿骨弯曲、头骨和下颌骨畸形等大量不寻常的畸形情况。如此大量的畸形数据引起了特林考斯的兴趣,他将所有的数据整合起来,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求取了一个平均值,并将这些结果与现代人的畸形情况进行了比较。

特林考斯在化石样本中找到75个畸形的证据,同时还发现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畸形现象同样出现在了不到1%的现代人中。他还发现,这些畸形是由一些如血液障碍、脑积水这样的小病导致的,但其中的原因很多还无法找到。对于数量这么少的化石,他觉得畸形情况的出现次数实在是太高了。

特林考斯推测,近亲繁殖很可能是畸形率这么高的原因之一。现在普遍认为,当时的狩猎-采集群体是很小的,这增加了近亲繁殖的可能性。同时那些出现了畸形的个体在被埋葬时可能受到了特别的对待,加大了畸形个体的遗体同时能保存到现在进而被用于分析的机会。

科界原创

编译:潘翰

审稿:alone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期刊编号:0027-8424

原文链接:https://phys.org/news/2018-11-anthropologist-high-developmental-anomalies-pleistocene.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 周泉水
    0
    所有研究对象中求取了一个平均值,并将这些结果与现代人的畸形情况进行了比较。
  • 张静
    0
    ?
  • 李东伟
    0
    ?
  • 刘庆
    0
    ?
  • 杜兴民
    0
    ?
  • 刘梅
    0
    可靠不?
  • 谢明华
    0
    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
  • 金玲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