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撤稿现在才公开,对学术不端不能老念“拖字诀”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10-23 14:12

timg.jpg

10月21日,媒体报道了“两年前清华大学11篇材料科学领域论文因学术不端遭到撤稿”一事,引发热议。当天晚上,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回应称,2017年4月,该院已对2010级博士生叶肖鑫涉及严重学术不端的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撤销其博士学位。2017年6月,该院停止了叶肖鑫导师唐国翌教授的研究生招收资格,撤销了其材料学科负责人和新材料研究所副所长职务。

清华大学的表态和对造假者的处罚,表明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自有其积极意义。但让人疑惑的是,在媒体曝光之前,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为何从未就此事公开发声,也没有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如果及时发声,而不是被爆后被动回应,能让自身免于质疑,也可以向社会传达其惩治学术造假的正能量。现在这样念“拖字诀”,究竟有着怎样的考量和顾虑?

但无论如何,对于学术造假,发现一起惩处一起是必须的。唯有如此,才能让“以身试法”者付出代价,震慑潜在造假者,净化学术环境。

当然,也需要在制度建设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零容忍。

目前,在预防上就做得不到位。一些进入学术界或从事科研的人,并没有弄清何谓学术不端,以及在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如何做到学术诚信。国外一些大学对每一位入学者都要求接受荣誉制度教育,比如哈佛大学发给每一位新生《学习生活指南》,要求学生学习、理解、熟知和执行学术诚信的规定。最核心内容是,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观点化为己有(即剽窃)。并且让学生知道学术造假的后果会影响其一生,一旦被发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会就此终结。

中国的大学亟需建立新生荣誉制度或学术诚信教育第一课,并要作为学分计入成绩,让学术诚信的观念、规章和行为化为个人的自觉,让学生终生以学术诚信为荣。如此才有可能达到预防学术不端的目的。

及早发现,才能避免病入膏肓、无法医治。不过,在此方面,各个国家都还在探索中。以此次事件为例,叶肖鑫被发现造假,其实带有很大的偶然性。

举报叶肖鑫论文造假的是一位叫蒂艾宁(Tiainen)的研究人员。他之前不断接到一位审稿人的邮件,要求其引用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论文,这引起了蒂艾宁的警觉。在对论文进行仔细阅读后,蒂艾宁发现,叶肖鑫及其导师联合发表的论文,有两篇结论与自己所发的论文几乎一模一样,还有16篇只是对内容和图表进行重新编排和略微修改。最终,蒂艾宁向相关期刊编辑部举报。

目前,尽管有学术论文查重等手段,但是对于学术造假的发现还是有局限。因此,需要继续探索有效的手段,才能早发现早治理。

学术不端的治理是病后处理,这需要对症下药。其实,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对此就已经有一些制度设计和规范。惩处学术不端有警告、记过、解聘、开除等多种方式,以及在一定期限内,不接受其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等。

虽然这些规定已与国际接轨,但是惩处的力度还需要探索和深入。国外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对学术带头人的惩处趋于从重,以儆效尤。叶肖鑫导师被停止研究生招收资格,撤销学科负责人和研究所副所长职务,能否对所有导师和学术带头人形成警戒,还有待观察。

学术造假与各行各业的造假一样,最好的防治方式和制度,正如亚当•斯密所言:面包商提供给我们可口的面包,并不是由于他们的品德有多么高尚,而是由于如果他不这样做的话,他就无法养家糊口。学术界同样如此,如果有人学术造假,那么他也应当无法在学术圈混下去,无法以学术养家糊口。

作者:张田勘

来源:澎湃新闻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肖琼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