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思想融入水利水电工程:构建新时代治水新方略

科学网  |   2018-10-15 07:34
系统工程思想融入水利水电工程:构建新时代治水新方略

 

高山、深谷、急流,防洪、发电、航运……中国的水电建设,不论从技术,还是从环境、社会等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从未遇到的世界级挑战。

这么复杂的工程怎么管理?10月14日,系统工程理论界学者和水利水电工程界领导专家齐聚科学出版社,共同探讨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和理论创新。

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复杂巨系统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个大型科学、技术、工程的综合结构系统。”国际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会理事长徐玖平认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的上层决策系统具有决策目的多样性和目标影响广泛性的特征。

以三峡工程为例,其决策涉及各方面的问题,包括人们普遍关心的生态环境影响、水库移民搬迁、经济效益以及投资能力等。

“前期论证了40年,这个论证其实已经进入了项目管理。”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原副总经理袁国林介绍说,“412个专家参与论证,其中水利水电专家只占50%,这个顶层设计是很巧妙的,不光自己说话,还得让别人说话。”

他的体会是,水电项目管理既有自然科学内容也有社会科学内容,有确定因子也有不确定因子,所以要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做。

一些巨型工程项目的前期筹划和论证决策往往要花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工程建设本身也往往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可实际上,传统的项目管理往往竣工验收就终止了。

“作为一个完整的项目,应该包括运营效果的评估,以评判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袁国林说,“水利水电工程有了前评估、中间实施、后评估,通过系统工程方法完整地来做,会受益匪浅。”

系统思想的工程管理应用不够

尽管大型水电工程都数不过来,但是,我国对现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的实践和系统研究起步较晚。

“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实践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的鲁布革水电站开始的。”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原党组书记郭涛说,“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定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改革,项目管理得以在二滩、三峡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中推开。”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理事长张野认为,传统管理的思维机制、体系和方法在一些项目的管理中仍起主导作用。系统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方法和组织尚未普及。

中国每年经营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数万个,建设资金数以万亿元,而严重拖期,超支普遍,重大事故频繁发生。原因何在?

首先是决策失范。“三峡论证花几十年是非常值得的。”袁国林说。有些工程没有做出最终决策就已经开工,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就会遇到各种问题。

其次是组织分散。徐玖平认为,由于建设过程的复杂性和专业分工的需要,无法对项目组织实施有效的集成管理,从而带来大量的界面管理工作,使得监督协调困难,项目控制难度加大。

再次是系统复杂。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原副理事长王先甲指出,水利水电工程不仅涉及工程本身,还涉及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以及政治、国际关系等问题。

为水电“走出去”贡献“中国智慧”

“面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这样一个复杂的、动态的巨系统,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郭涛说,“特别是由于工程建设的动态复杂性,项目在其多阶段建设过程中面临不少困境。”

为此,徐玖平提出,要探索建立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集成管理体系。其核心理念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与系统工程方法,对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解决“投资管理-项目组织-建设规划-施工控制-效益评价-信息集成”六个子系统内部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管理问题,实现整合增效、涌现跃迁。

根据这一构想,他编著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集成管理》一书。

“这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都有很强的实用指导性,为大规模科学技术工程的集成管理提供了一般路径、操作办法和有效模式。”郭涛说。

他表示,我国水电建设的高潮正在走向尾声,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理论总结我们水电开发的经验,对水电“走出去”会有更好的支撑。

据了解,我国已与80多个国家建立了水电规划、建设和投资的长期合作关系。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汪寿阳表示,中国水电“走出去”,不仅要输出最先进的工程技术、派出最优秀的专业人才,更要产出带有“中国智慧”的管理模式。


内容来源:科学网

来源:科学网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10/418667.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