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第二届中国(连云港)国际医药技术大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端对话举行。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出席会议并讲话。连云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胡建军主持会议。
连云港市领导主持高端对话
围绕“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医药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药港”主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陈洪渊、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杜冠华、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芮国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统计与临床药理学部部长杨进波、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化学药与医疗器械处处长华玉涛、美国强生集团亚太创新中心资深总监夏明德,江苏恒瑞医药集团全球研发总裁张连山、深圳高特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毛慧鹏等院士、国家有关部门领导和海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分别作主旨发言和对话交流,为连云港市医药产业发展问诊把脉、指路明向。
孙咸泽作主旨讲话
孙咸泽分析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药品安全的新要求,推动医药产业改革和创新发展;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紧密结合中国制造2025重要发展领域,用好连云港港城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统筹规划、明确方向,切实提高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体制机制,中国药学会将把连云港作为联系点,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成果转化;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落实药品安全管理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促进连云港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杜冠华作“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与企业国际化”主旨发言,分析了我国仿制药产业概况、发展现状及仿制药的国际市场和影响因素,指出仿制药的质量是一项世界性科学问题,国内药企应增加企业技术积累,不断推出优质仿制药,推动我国药企走向国际化。
王广基院士作主旨发言
王广基院士围绕“探索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医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主旨发言,以“斯坦福+硅谷”模式和江宁区“中国药谷”建设为例,分析了校地校企合作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具体实践,指出促进医药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应坚持开拓思路、创新机制、深入融合、协同发展,要积极搭建校地合作平台,推进校企战略联盟,整合优质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华玉涛作“聚焦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助力健康产业发展”主旨发言,指出创新是生存之道,应不断增加对生物医药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要重视生物医药技术领域中小企业发展,激发科研人员科技创新动力,助力连云港医药产业进一步成长发展。
芮国忠作“我国生物医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的现状和趋势”主旨发言,指出生物医药应按照产业集群打造,当前国内生物医药园区仍存在重复盲目建设、产业链同化、服务体系不完善、技术创新能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他以全国生物医药园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联盟运作模式为例,为连云港医药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夏明德以强生集团的创新商业运作模式为例,作“开放式创新——从科研到产品转化”主旨发言,详细解读了开放式创新的具体做法,为连云港医药企业如何坚持创新发展指明了路径。
圆桌对话
当天,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医药创新的动力等话题畅所欲言,并就药品审评审批、药企如何参与国际市场差异化竞争等问题与观众互动交流。胡建军在总结讲话中指出,与会领导专家为连云港医药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表示会后将认真梳理、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将积极推进好医药成果转化,用足用好利好政策,抓住发展机遇,做好对接洽谈,促进成果落地;将建立好长效机制,以大会为契机持续与专家学者保持对接联系,促进连云港医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来源:江苏公众科技网
原文链接:http://www.jskx.org.cn/art/2018/8/28/art_79_795565.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