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今日科技话题:中国嫦娥六号将搭载10公斤国际载荷、我国首座大型SCO2压缩机实验平台建成投运、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今日科协
2018年10月08日 02:06

图片


1
中国嫦娥六号将搭载10公斤国际载荷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10月1日在第69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宣布,中国愿意与各国开展航天合作,将在嫦娥六号的轨道器和着陆器上为国际合作伙伴提供10公斤的载荷。


张克俭在当天举行的各国航天局长论坛上介绍说,嫦娥六号将完成中国第二次月球采样返回的任务,目前项目正按计划实施。今年12月,中国将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计划搭载荷兰、德国、瑞典、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科学载荷,开展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及巡视探测。中国还将继续利用5月发射的“鹊桥”号中继星为其他国家探月任务提供服务。


——新华网


2
我国首座大型SCO2压缩机实验平台建成投运


图片

▲SCO2压缩机实验平台  图片来源:网络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衡水基地了解到,新工质发电团队完成了我国首座大型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压缩机实验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设备调试,正在开展压缩机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超临界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是国际公认的具有革命性和颠覆性的新一代发电技术,压缩机是SCO2发电系统的“心脏”,国内众多单位开展了比较广泛的SCO2压缩机设计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但因为没有合适的实验平台,一直无法进行实验验证,大大限制了我国SCO2压缩机研发的进度。


此番建成的实验平台是用于测试SCO2压缩机工作性能和开展SCO2流体压缩特性相关基础实验的通用平台,还可以用于开展高速转子测试、轴承测试和密封测试等实验,是目前我国唯一的兆瓦级SCO2压缩机实验平台,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同类实验平台。


——新华网


3
中国快舟火箭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


图片

中国快舟火箭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


北京时间9月29日12时1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将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三江集团旗下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是一型主要为300公斤级低轨小卫星提供发射服务的通用型火箭,其采用国际通用接口,具有飞行可靠性高、入轨精度高、准备周期短、保障需求少、发射成本低等特点。此前,快舟一号甲曾以“一箭三星”方式首次完成商业发射,此次发射是该火箭第2次执行商业发射任务。


当天成功发射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则是北京未来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开发的低轨导航增强系统第1颗先导技术试验卫星,由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


——中国新闻网


4
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太阳系外也有“月球”的证据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强有力证据,表明太阳系外也存在“月球”——围绕行星的卫星。它距地球约8000光年,围绕一个巨大的气态行星旋转。


10月3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显示,研究人员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和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太阳系外恒星系统中这颗“月球”的踪迹。推测它体型巨大,直径与海王星相当,绕着巨大的气态行星开普勒1625b旋转,而这颗行星又绕着其母恒星开普勒1625旋转。


由于望远镜无法直接观测该行星及其“月球”,研究人员采用“凌星法”,即观测到的恒星的亮度会因前方行星的遮掩而减弱,从而推断“月球”的存在及其物理特性。


——新华网


5
新发现天体可能重新定义太阳系边缘 


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美国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中一颗轨道远超冥王星的遥远天体,这一发现可能重新定义太阳系的边缘。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10月2日公布了直径接近300千米的天体“2015TG387”,其轨道表明更遥远的地方可能有“超级地球”或“行星X”的存在。


“行星X”是天文学家设想中一颗距太阳最遥远的大行星,也是太阳系“第九行星”。它可能距太阳几百个天文单位,质量预计是地球的10倍,但精确位置尚不清楚。


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一些遥远的小天体轨道可能受“行星X”影响,保证它们不会距“行星X”太近。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的查德·特鲁希略说,模拟结果不能直接证明太阳系中存在“行星X”这样的大天体,但可以提供更多证据表明太阳系边缘的确有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新华网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今日科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