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锂电池会变身"定时炸弹"?这天生"爆"脾气的电池,你还敢用吗

贵州省科协  |   2018-10-02 01:01

近些年来,由锂电池引发的爆炸事故频频发生。生活在现代,但凡目力所及,总能看到些藏着电池的物件:低头刷着的手机、不停敲击的笔记本电脑、路边停泊的汽车……都由锂离子电池暗中供能。而对锂离子电池安全隐患问题的讨论,一直以来不绝于耳,毕竟这些电池生来就是“爆”脾气。


为什么锂电池会变身“定时炸弹”?


商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中出来,经过电解液,穿过隔膜到达负极,放电时则相反。于是,随着电池的使用,锂离子如同一辆公交车,携带着作为乘客的电荷们,不断地在两极间往返,完成充放电的功能。而隔膜的作用就是阻隔正负极,防止短路的发生。


这种四位一体的设计,给锂离子电池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却也在多个方面埋下了隐患。


首先,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含有大量有机物,比如碳酸乙烯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这些家伙一个个都自带燃爆属性,脸上写着“远离火源”四个大字。


此外,一块电池的正负极一旦短路,就会大量发热,甚至产生火花。不少人小时候可能做过这样的实验:拿铁丝把一节电池的正负极连起来,铁丝会变烫,甚至可以拿来切泡沫,就是这么个原理。


既然短路这么危险,人们自然就想到要用个东西把正负极隔起来,于是就引入了隔膜。



然而,现代电池追求小体积,为了保证能量供给,正负极和电解液都不能少,那么就只有去压榨“不那么重要”的隔膜体积了。于是,电池隔膜被“削减”地越来越薄,主流的锂离子电池隔膜厚度仅有20微米左右。也就是说,两片隔膜叠起来的厚度,刚好接近一根头发的直径。


这层薄膜一旦破损,问题就会很严重。2016年,三星Note 7电池火灾就是因为隔膜太薄,容易被一些焊接毛刺坏,从而导致电池短路引发爆炸。听起来,这些电池算是受了“工伤”了。


即便没有这些焊接毛造成的“工伤”,电池本身也暗藏着刺穿隔膜的隐患,这类现象叫做“枝晶”。


枝晶这个问题,算是一种写在锂电池“基因”里的病。因为动力学等因素,锂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极的表面会形成一些“小毛刺”,这些小毛刺就叫做”枝晶“。而且枝晶会越长越大,最终就会穿透隔膜,造成短路。


枝晶这种只有几微米的小家伙,曾经搞垮了一家电池领域的大公司。


1970年代后期,有一种使用金属锂作为电极的电池,可以在相同重量下,储存比其他电池更多的电能,因而备受青睐。当时“大哥大”手机就是使用这种电池。持有这种技术的是一家名叫Moli Energy的加拿大公司。然而,这种电池问世不到半年,因枝晶问题发生了多起爆炸事故,被全球召回。盛极一时的Moli公司,从此一蹶不振,最终以被一家日本公司收购,草草离场。


超薄的隔膜、可燃的电解液、暗流涌动的枝晶——整个电池就像是把“火药桶”和“打火机”关在一个小屋子里,然后用一层“保鲜膜”隔开,想想都很惊心动魄。


来源:科普中国

来源:guizhoukexie 贵州省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jUyOTc3MA==&mid=2651803341&idx=4&sn=3e7d42dfdd5b18871c06e1a17509b848&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