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威尔•索罗金为研究团队负责人和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无机纳米材料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
据《自然•化学》(Nature Chemistry)杂志报道,来自俄罗斯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无机纳米材料实验室(NUST MISIS)、匈牙利科学院(HAS)、比利时纳穆尔大学(NU)和韩国标准与科学研究所(KRISS)的国际研究团队首次详细研究了二维材料——二硫化钼——在长期环境影响下的结构变化。研究人员获得的新数据,不仅缩小了二硫化钼在微电子领域的潜在应用范围,还为二维材料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开辟了新思路。
二硫化钼被认为可用于制造多种超小型电子器件(如高频探测器、整流器和晶体管等)。全球的研究团队均对其二维形式的纳米薄膜展开了积极研究。然而,NUST MISIS的科学家证实,当这种二维材料在空气中被严重氧化时,它会产生完全的转变。因此,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那么任何使用了二硫化钼的电子设备都会很快停止工作。对电子设备进行封装是在微电子技术中使用二硫化钼材料的重要前提。
研究团队负责人、NUST MISIS首席研究员帕威尔•索罗金(Pavel Sorokin)说:“我们首次通过实验证实,单层二硫化钼在环境条件影响下会产生强烈的降解行为——氧化并转化为二硫化钼固溶体。没有缺陷和损耗的二维半导体的功能可以用另一种结构类似的材料(二硒化钼)来实现。”
研究人员采用超声技术制备了二硫化钼样品,并对其在室温、光照等条件下的长期(约一年半)结构变化进行了追踪。NUST MISIS的资深研究人员、论文合著者查克•波波夫(Zakhar Popov)认为,曾被认为是稳定的二硫化钼实际上会受到自氧化的影响,同时单层二硫化钼的原始晶体对固溶体的形成有一定作用。研究人员的模拟结果为固溶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了假设,实验结果也与假设基本吻合。
索罗金总结说:“由单层二硫化钼转化而成的二硫化钼固溶体,或可作为机电过程的高效催化剂。”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自然•化学》
期刊编号:1755-4330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9/nuos-ovn092518.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