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测得类日恒星的精确自转模式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9-25 16:46

图片1.png

▲类日恒星的旋转方式有别于太阳,它们赤道处的旋转速度快过于高纬度地区。图中的蓝色箭头表示自转速度,而科学家认为差动旋转(differentially rotation)是造成这类恒星磁场活动和产生恒星黑子(星斑)的基本要素。

据《科学》(Science)杂志日前刊发的一篇研究论文称,阿联酋的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空间科学中心(NYU Abu Dhabi Center for Space Science)的天体物理学家们首次测得了类日恒星的精确旋转模式数据,他们发现这类恒星赤道区域的旋转速度是高纬度地区的2.5倍。这一结论对当前恒星如何旋转的科学论断提出了挑战。

这些科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计划(Kepler mission)和星震学(asteroseismology,一门研究声波如何在恒星内部传播的学科)研究的观测数据精确地确定了类日恒星的旋转模式,而这是之前其他任何科学手段都未曾实现的。他们的研究发现,质量和年龄上与太阳相仿的类日恒星确实会以与太阳相似的方式旋转——它们的赤道区域会比中高纬度地区旋转得更快。然而,与太阳相比,它们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

太阳赤道的自转速度比中纬度地区快10%左右,而类日恒星赤道的自转速度要比中纬度区域快2.5倍。这篇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纽约大学阿布扎比空间科学中心的研究员奥斯曼·贝诺马尔(Othman Benomar)介绍道:“这一结果非常出人预料,它对目前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提出了挑战。目前的模拟实验表明,像这样的恒星不应该维持这么大规模的差动旋转。”

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空间科学中心首席研究员凯特派丽·`斯瑞尼瓦桑(Katepalli Sreenivasan)进一步解释道:“差动旋转,顾名思义,是指恒星的某部分以与其他部分不同的旋转速度进行自转。理解这一概念与现象,不仅对于完整而全面地理解恒星的运转模式至关重要,而且它将能帮助我们获得关于恒星磁场更深入的信息与见解。”

众所周知,太阳磁场所引发的巨大的太阳风暴经常干扰太空中沿轨道运行的卫星,甚至曾经严重地破坏了地球上的电网系统。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太阳的自转在太阳磁场的形成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人们已经对太阳进行了颇为详细的观测和研究,但是关于其自转模式的确切细节仍然是一个谜团。斯瑞尼瓦桑补充道:“获得关于恒星是如何旋转并生成其磁场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进一步了解太阳“发电机”,即产生太阳磁场的物理过程。”

科界原创  

编译:朱明逸 

审稿:三水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 《科学》

期刊编号: 0036-8075

原文链接: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09/rai-amp092018.php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王朋云
    0
    ?
  • 肖琼
    0
    ?
  • 邵家明
    0
    ?
  • 张刚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