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贾寿泉 (原工作部门:物理所401 组)
物理所这样一个老而大的著名研究所,自然少不了与国际上学术界的互动来往。光说来晶体学研究室参观、访问的就有英国的Bernal、Wooster、Hodgkin 等,美国的Landise、Forrest 等,保加利亚的Rvorskii,苏联的Orkin Urnov 等,巴基斯坦的萨拉姆(AbdusSalam),还有李政道、杨振宁、吴健雄、袁家骝、丁肇中等许多人。这些不一一叙述,我只打算着重讲一讲去巴基斯坦、美国、英国和日本这四个国家进行学术活动的一些过程与观感。
1972 年9 月,巴基斯坦科学院院长、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拉姆率领的巴基斯坦科学家代表团正式来华访问。翌年,作为回访,我国组成了中国科学家代表团,由物理所所长郭佩珊任团长,团员有中国科学院外事局亚洲处处长陆惠生、化学所李执芬、物理所贾寿泉、生物物理所顾滨源、遗传学所高洪宝,以及担任翻译的物理所吴令安共7 人。于1974 年12 月15 日至1975 年1 月3 日成行,历时21 天。
我们这次前往访问的规格非常高,因为一则两国属全天候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二则他们来访的团长在国际上很有名望。我们出发的前一天,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在使馆设盛宴为我们践行。到达拉瓦尔品第机场时,巴基斯坦科学院秘书长亲自来迎接。在巴期间住的多是美巴合资的当时世界最好的五星级大饭店,有时还住进了更加豪华的总统和总理的行辕行宫。巴方科学技术部和科研基金会的官员,中国大使馆或领事馆的秘书、参赞、总领事全程陪同。在巴三周里,除了一两天的自由活动外,几乎每天中午与晚上都由有关部门设宴款待。英式大餐吃多了就想吃些中国菜,你不小心流露了出来,马上就找来国外华侨中最高级的大厨掌勺为我们制作美食。
到巴第二天,代表团从拉瓦尔品第出发去不远的即将建成(已有大部分政府机构迁过去)的新首都伊斯兰堡访问。先到伊斯兰堡大学的研究生院,由我在那里作了一个学术报告“α- 碘酸锂的物相变迁与晶体生长”,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后去该市一座小山上观看三年前周恩来总理亲手种植的一棵友谊树,原来是一株苗木,我们去时已茁壮成长,象征着中巴友谊的不断加强;随后访问了科技部、教育部、工业部及农业部等政府部门。
第三天上午,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总理布托在拉瓦尔品第官邸亲切地接见了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并合影留念。尔后参观了北部城市白沙瓦,那里山峦重叠形势险峻,与阿富汗接壤,是军家必争的缓冲地带。该市的白沙瓦大学颇负盛名,该校校长亲自陪同我们巡视了全校。
巴基斯坦政治文化古都拉合尔,有相当于北京故宫的著名皇家宫殿,气势宏伟布局精细,极其富丽堂皇。巴基斯坦原子能科学研究中心建在拉合尔郊区的大山怀抱之中,是一座既具现代气息又有民族风格的庞大建筑群,也是一座白色的整体化的科学城。我们仔细参观了各个主要研究项目与陈列展品。
继续往南的途中,我们经过班加达尔的一座2500 年前的城市遗址摩亨佐达罗,这是曾被湮灭下沉几十米的古城,经科学家们精心勘探,挖掘并保存得很好的一处联合国世界遗产历史古迹。
再南下访问的最后一站,巴基斯坦的主要工商业大都市,它的人口稠密,市场繁荣,高楼林立,这就是卡拉奇。我们见到了巴基斯坦与欧洲海军联合军演后的英法等国的官兵们乘着华丽讲究的两驾三驾马车趾高气扬的招摇过市。我们还有一些时间上街逛商店,购买当地的工艺纪念品。
在巴基斯坦期间,各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博物馆,美丽的风景区,大型企业(包括三万吨级的造船厂、重型机器厂电视机生产线、纺织厂等),少年创造发明展览等,都热情邀请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前往参观访问。尤其是国防科研中心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导弹、夜视技术以及众多新式武器装备,这是该中心首次让外人参观。
凡是我们去参访的单位都备有精美的文书资料供大家选取,我们共装了3 个大邮袋。
巴基斯坦的国语是乌尔都语,第二也是官方语言为英语。他们从小学生到社会各界人士都会讲英语,所以交流起来非常方便。我们代表团的翻译员吴令安同志是英国牛津女子高级中学毕业的,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翻译时不用笔记录,而且不论天文地理、社会政治、军事,还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遗传等方面都能得心应手地翻译出来,这使得巴方的人们非常诧异,连声赞誉,说如果不亲见她本人,就很难相信是中国人在说英语。
巴基斯坦是伊斯兰教国家,因此所有的图书馆,地方图书馆以及各类学校的图书馆都是分成男女两边的,我们去参观时也是分开的。这样,全国图书资料都要准备两份。
临别前,巴科学院向我们每个人赠送了一份精美的工艺品作为纪念。
整个访问期间,代表团处处受到隆重的欢迎和盛情的款待。巴基斯坦人民的热情好客,也给我们留下深深的印象。愿两国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的全天候合作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1974 年出访巴基斯坦(前排左2 郭佩珊,中排右2 贾寿泉,左2 吴令安)
参观实验室
鉴于物理所在激光倍频晶体磷酸钛氧钾单晶生长方面有重大的突破而在国际上具有不小竞争力,美国经济实力排名第7 位的恩莫科(Amoco)集团研究中心有意合作,并邀请我们访美讲学,谈判合作事宜。物理所接受了这个邀请并决定派我和徐丽雯两人前往。我俩于1985 年5 月到达位于芝加哥郊区的该集团研究中心,住在希尔顿酒店。
翌日上午,我为他们作了报告,介绍中科院物理所二十多年来在各个晶体生长领域内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上午重点报告了α- 碘酸锂和磷酸钛氧钾等晶体生长中的学术问题。该中心的学术报告厅是我一生中所见设备最为先进、功能最为完善,令演讲者和听众们最为舒适的报告厅。身在其中可以说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我在这个环境中作报告,英语演讲得更为流畅了。一位华裔科学家听完后,向我祝贺报告的成功。大家很感兴趣,对报告提出很多问题,我做了一些补充,会后到财务处领酬金,一个报告五百美金,这是当时国际上最高的报酬。
第三天,John Clark 主任陪同我们参观了研究中心实验室的物理学激光研究部分。其仪器设备当然是国际上最先进最齐全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系列实验室。配置合理,使用方便、安全,来自各国的学者尽可施展其全部才能。各种服务项目应有尽有,足不出楼,什么都可办到。甚至洗手间也是极高档次的,里面有休息室、吸烟室、美容室,服务员随时伺候。餐厅更是豪华,就餐者都换上正式礼服,安静有礼地进餐。半圆形大厅的落地窗外是林木花草湖泊,湖中有可爱的天鹅之类水禽在悠哉游哉地漂戈着,让人食欲频添。
接下来就是关于合作问题的谈判。因为各有优势可互补,我们带去的样品,经他们测试比较满意,所以谈判进展非常顺利。结果是:这次赴美的费用包含来回机票和食宿全部由美方负担;我们继续进行研究,他们提供白金与资金;在天津新技术开发区(塘沽新港)建立中间试验工厂,由双方共同进行成果的开发生产。期间我们抽时间参观了世界著名的费米实验室。它的主要设施是大型环状粒子加速器,其半径达数公里(在地下),上面的操控室蔚为壮观;还参观了美国国家阿贡实验室,它是综合性实验基地,一个学科一幢楼,因此总面积非常大。除了有强辐射和强磁场的两个楼没有进去(因为我刚带了心脏起搏器怕受干扰)之外,其余几个楼均由其所长亲自给我们一一介绍情况。我们回国后立即抓两件事:一是赶写英文的合作协议书,二是去天津选址。不料这两件事刚好就绪并准备寄出协议书的时候,收到了对方的消息说,他们经查新后发现杜邦公司不久前申请并获准了这个品种的12 年专利,于此期间只要与KTiOPO4 这个化合物品种沾边的研究生产都将作为侵权,因此合作不得不中断,双方均感到十分遗憾。
顺便谈一些观感。那时期正好“出国热”流行,“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几年内去美国的人数达几十万人。除了自费公费读研究生之外,高校与科技界还有所谓的合作研究和访问学者等形式出国。其中有的是实实在在去搞研究的,有的是为了“镀金”去的,有的只是去开开眼界。
访美的最后一天我们抽空去芝加哥市区观光一番,那是一个初夏的假日,阳光灿烂,游人如织。到达后转了近一个钟头才找到停车位。我们去的是最繁华的一角,有四百多米高、三百多层的、当时号称“世界第二高楼”,登高远眺,真是一览众山小,用大望远镜几乎可看到全市各个角落。
美国公司去机场接送我们都是凯迪拉克轿车,车子又长又大到可以在里面开会,司机穿着礼服,打着领结,光是给司机和饭店房间服务员的小费就花去我近百元美金。
第7 届国际晶体生长学术会议于1985 年8 月在英国约克郡的约克大学举行。中国共有7 位代表参加,因其余6 人的英语口语较差,所以约好在北京集合后一同前往。我们一行到达伦敦后找大使馆安排住处,然后就凭市内各大路口、地铁站出入口等处免费提供的交通指导资料,自己找到泰唔士河一带去参观。
重点是参观大英博物馆。该馆地处伦敦市中心,楼层不高但面积非常大,收藏着世界各国的文物国宝。特别是中国馆,珍品很丰富,我们看了都很心痛。此情此景,不免勾起了我们对当年“八国联军”和“英法联军”大肆掠夺与火烧圆明园的屈辱的历史记忆。
英国北部的约克市虽是一个小城,但它的历史悠久,大约有四五百年。约克大学也颇有名气,整个大学没有围墙,完全开放所有。教学楼、实验楼、行政楼、体育馆、大礼堂、宿舍、食堂都是自行管理。校园内树木成荫,芳草连片,地势高低起伏,生态优良,各建筑物之间都有长廊连接起来。
物理所郑朝德同志当时正在约克大学Wolfson 教授处进行交流合作,研究课题是范海福同志(后选上院士)的直接测定大分子晶体结构方法。我们去拜访了Wolfson 教授。这次国际学术会议分成墙报展讲(以图片文字陈列供大家阅读,并可定时与作者讨论),小会口头报告以及大会报告3 种形式。大会报告之前,我替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的代表做了一个关于半导体材料的报告。我们关于KTiOPO4 晶体生长的报告被安排在展讲厅和体育馆内大会上同时进行,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和兴趣,代表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讨论。午后茶,休息时间,有一些英美代表问我是何时去美国的研究机构留学的,因为听我讲的英语是美国式发音。
会议最后一天晚上,约克市市长邀请教授级的代表参加酒会并乘游艇游览了水上风光。那天的气候突然降温,我穿上了一件厚呢子上装。同行们都很好奇我怎么会有如此准确的预感呢。其实这是我临行前听了范海福的提醒将信将疑地准备的。老范两三年前去英国交流学术活动时曾经受过冻,这个教训使我受了益。
会议间隙我找到了牛津大学的Wynklin 教授,约好了去该校访问的时间。会后我们回伦敦放下行李,乘火车到牛津市,该市其实就是牛津大学城,几乎所有的建筑设施商店和中小学,都是围绕牛大服务的。这个城市和大都市不同,既古老又充满着活力,我们参观了Wynklin 教授的实验室和成果陈列。他请我们在教授餐厅用完午餐后,就送我们离开大学。
第8 届国际晶体生长学术会议在日本仙台市举行。仙台是国父孙中山早年学医的地方,当地还竖了铜像和石碑以纪念这位伟人。我和陈万春同志代表物理所前去参会,已在日本Hoya 公司的访问学者刘琳同志为我们安排行程,并拿出十分之一的年薪资助我们此行的费用,其余开销是来自3 个单位作报告的酬金及日方接待。
这是1988 年的八、九月间,天气比较炎热,我们以刘琳的住处为据点,先向北去仙台开会,会后回东京,访问京都大学,筑波科学城,再去东京参观访问几个日本同行的工厂企业及其实验室,然后南飞去冲绳县的琉球大学访问,再回东京返回中国。
这届国际会议是由位于仙台的东北大学负责筹办。我的报告继续介绍磷酸钛氧钾晶体高温与高压生长研究的重点进展,再次受到了与会同行者的关注。另外我参加的α-LiIO3 晶体空间生长的研究结果,由陈万春报告,于会议结束时获得了大会的奖金。
来往东京与仙台之间我们都乘坐新干线电汽列车。像我国后来的和谐号动车和高速铁路,既快、稳、静,又十分舒适,宽敞明亮,各项设备均为自动化,行程单趟6 小时直达。
回东京稍事休息,便去京都大学造访,那里有一位教授是陈万春在美时的同事,由他陪我们参观了几个实验室。午饭后告别回到东京。
第二天该教授又陪同我们去日本人引以为荣的筑波岛参观,该岛是人工填海而成的陆地,在离东京不远的近海域,全都是高档学校和研究机构,几乎集中了日本科技教育和学术界的精英,有点像美国的硅谷(比硅谷还大)和中国北京的中关村科学城,一整天只看了一小部分,还是走马观花。
休息了一天,我们打起精神去刘琳工作的Hoya 实验室参观,看到了实验装置和其他晶体生长设备。茶话会后,我和陈万春分别作了学术报告。他们给我们的报酬比给其他代表(福建物构所与上海硅酸盐所)的要高三倍。这可能是沾物理所,也可能是沾刘琳的光。翌日去日本最大水晶生产企业参观了车间和实验室并作了报告,其演讲费也不低。
下一站是冲绳县(原属中国的琉球群岛)。琉球大学也有一位教授曾是陈万春的同事,他邀请我们去该校访问讲学,包括机票在内的一切费用,作为报告的酬金。琉球大学依山傍海,校舍沿着山坡蜿蜒而建,有点像杭州的浙江大学和福建的厦门大学,生态环境非常优美。我们会见了该校校长和物理系主任,并在系里作了报告,介绍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各个研究领域、编制及规模,和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
回到冲绳市区已是万家灯火,教授请我们到一家当地有名的中国餐馆吃晚饭。老板是一位中年妇女,穿着一身中国旗袍,讲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日语,当她知道我们来自中国时,就改用普通话和我们聊家常,甚为亲切。她仔细地打听祖国大陆的情况,递过名片一看她居然也姓贾,外地遇老乡,两眼泪汪汪,在后来的好几年里我们都有新年贺卡互致问候。
我们住在大学的招待所内,一日三餐、房间设备和浴后穿戴都是日本式,入乡随俗体验了几天日本的生活习俗。
那几年中日关系还算可以,后来小泉、安倍等上台后逐渐有变,但大部分日本人民还是爱好和平,赞成中日友好的。
1 物理学咬文嚼字之一百:万物皆旋(上)
2.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单颗粒成像研究
3. 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
4. 超导“小时代”之三十四:铁器新时代
5. 二胡音色的定量分析和一种改进方案
6. 云量子计算求解原子核问题
7. 周末大家谈——我和物理所
8. 忆阻器研究新进展:基于二维材料的可耐受超高温忆阻器
9. 寂静春天里的动力学(上)
10. 一种充满惊喜的二维材料
END
来源:cpsjournals 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YwNzM1Ng==&mid=2651593907&idx=1&sn=5d572c78312404e03c56bed603675043&scene=0#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