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新技术可精确测量量子跃迁的时间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9-21 15:29

图片2.png

▲一束激光脉冲击中了沉积在钨表面的碘原子。钨原子和碘原子同时失去电子,该量子跃迁过程可被精确测量。

当光照射在某些材料上时,电子就会从表面释放出来——这是量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实验之一。爱因斯坦在1905年首次解释了这种现象,当时他提出了“光量子”概念(今天我们称之为光子的最小单位)。材料中的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跳跃”到另一个状态,离开表面。这种“光电效应”持续时间极短,以至于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仍认为它是瞬时的。不过日前,维也纳科技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联合加兴、慕尼黑和柏林的研究人员一起,测定了钨表面光电效应的持续时间,并于9月19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光电效应在许多技术领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太阳能电池或光缆数据转换领域。它发生在阿托秒(十亿分之一秒)范围内的时间尺度上。维也纳科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教授Joachim Burgdorfer解释说:“近年来,在超短激光脉冲的帮助下,人们首次了解到这种效应的发生时间。我们能够确定不同量子跃迁之间的时间间隔,并表明不同的量子跃迁需要不同的时间量。”然而,在这之前,科研人员只能确定时间差异,而不能确定绝对持续时间,因为很难找到一个能在量子跃迁开始时就准确计时的标准“时钟”。但通过实际实验、计算机模拟和理论计算的结合,研究人员把它变成了现实。

为了做到这一点,科学家们步步为营:为了有一个绝对的、精确校准的参考尺度,他们首先研究了氦原子被激光脉冲撕裂时产生的电子。“氦原子非常简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光发射的时间演化。但对于更复杂的物体,比如金属表面,即使有世界上最好的超级计算机,也不可能做到。”Christoph Lemell教授解释说。

氦原子随后被用作参考“时钟”。在第二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比较了氦和碘的光发射时间,从而校准了“碘钟”。最后,研究人员就可以使用碘原子来研究钨表面电子的光发射——这也就是研究小组想要测量的效应。

研究人员将碘原子沉积在钨表面,然后用超短激光脉冲击中钨。现在碘原子作为一个参考时钟,用它便可以确定钨表面光电效应的时间了。实验表明,该光电效应过程的持续时间取决于电子的初始状态,持续范围在45~100阿托秒之间。这些测量是在德国加兴的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进行的。

当然,这个研究项目的目标不仅仅是测量量子效应的持续时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研究领域,它提供了非凡的新见解——例如对表面物理学,以及对材料内部电子传递过程的研究。它让我们以一种难以想象的精确度来研究重要的物理过程。”Joachim Burgdörfer说道。

科界原创  

编译:Coke    

审稿:西莫    

责编:张梦  

期刊来源:《自然》

期刊编号:0028-0836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8/09/180919133304.htm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杜兴民
    0
    ?
  • 邵明
    0
    ??
  • 黄蕊
    0
  • 黄蕊
    0
    不懂
  • 肖琼
    0
    ?
  • 邵家明
    0
    ?
  • 王朋云
    0
    ?
  • 任声权
    0
    ?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