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的身份有很多,中科院院士、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首位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的中国科学家、“千人计划”首批国家特聘专家、第二届未来科学大奖得主。4月16日,伴随着西湖大学第一次校董会的召开,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如同2008年从美国回国引发科学家的归国潮,这一次,施一公和西湖大学又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
尽一生办好西湖大学
4月16日下午,西湖大学第一次校董会在浙江杭州召开。经过竞聘及校董会投票表决,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成功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施一公在竞聘演讲中说:“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西湖大学就是我生命中的这件大事,我已经做好准备,毫无保留地付出我的全部心力,以不忘初心、无问西东的务实态度,带着全社会、国家、政府和全体师生员工的重托,使西湖大学成为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现年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担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许田、仇旻被任命为西湖大学副校长。
4月16日,施一公当选西湖大学首任校长。
当选后,施一公发表了感言,“虽然对未来长路的探索有未知,有挑战,但我将勇往直前!今后任重道远,但我坚信,我们有梦想,更有担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将西湖大学建设好、发展好,使她早日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
西湖大学的前身是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2月10日,施一公任院长。今年4月,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设立。西湖高研院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高起点、综合性、小而精。通过聘请顶级科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其他顶尖人才,组建了理学、前沿技术、基础医学和生物学四个研究所,分别由潘建伟、陈十一、饶毅、施一公领衔。与普通大学不同的是,西湖高研院以博士生培养为起点,先招博士,之后再招硕士生和本科生。
打造民办世界一流
为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正在筹建中的西湖大学,施一公在今年年初甚至请求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施一公表示,如果继续担任清华大学副校长,既是对母校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他为西湖大学的教职团队做出榜样,“脚踏两只船”也不符合他一贯的做事风格。
去年12月7日,施一公曾公开放出“豪言”:到2019年年底,西湖大学师资规模将超过拥有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洛克菲勒大学,教师科研水平很可能成为中国之最;5年后,教师科研水平比肩东京大学、清华、北大等知名学府,成为亚洲一流;15年后,在各项指标上和加州理工大学媲美,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好的大学之一。
施一公同时透露,按照规划位于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已进入快车道,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
西湖大学的目标是“为国家、为人类培养最优秀的下一代人才”。研究者指出,西湖大学的创办,有望改善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格局,探索出民办研究型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正如今年2月《科学》杂志在题为《生物学家揭开了中国第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的面纱》)的文章中所言:西湖大学“可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上的一座灯塔”。
“道阻且长。”作为“掌门人”,施一公毫不讳言困难与挑战,但也对未来满怀信心。在2016年12月10日的西湖高研院成立大会上,施一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们期望,十年、二十年之后,在浙江杭州,有一所在世界上备受尊崇的、立足中国大地又充满中国特色的民办高等学府——西湖大学。这里,将拥有世界上最杰出的一批科学家,培养最优秀的青年人才,从事最尖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科研教育体制机制,为中国的高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引擎和支撑,为世界文明作出无愧于中华民族的贡献!”
当年决定回国仅考虑一晚
从十年前回国起,施一公的每一次变动,都能引发巨大社会关注。
1989年,施一公以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第一名的成绩提前1年毕业,1990年赴美留学,1995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物理博士。
1998年,施一公开始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任教,仅用3年时间就拿到了终身教职的铁饭碗。2003年,36岁的他被聘为正教授,是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3年后,时任清华党委书记的陈希找到施一公,邀请他全职回国工作。
“我怦然心动,这不正是我多年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吗?!”施一公在博文中写道,仅考虑了一晚,就郑重回复陈希:“我可以全职回清华。”
施一公当时在普林斯顿的实验室每年直接的科研经费150万美元、总经费超过200万美元,有十多个博士后,六个博士生,还有两个实验员。
经历了一段过渡期后,2007年,施一公在清华工作了5个多月。2008年初,开始在清华全职工作,并于当年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
此举也引发了国际学界的讨论。2010年初,《纽约时报》就以施一公和饶毅为例探究中国科学家的归国潮。许多国外科学家认为,施一公会带动一流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工作。中国大学的教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需要一大批国际性的大师级人物来领衔。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施一公效应”。
施一公表示,作出回国的决定很多人认为他疯了,连他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他脑筋有问题,“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目前还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但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施一公曾如此解释回国的原因:“我回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育人,教育一批人,育人在育心,做科研是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希望自己可以培养出一批胸怀大志而又脚踏实地的人才。”
施一公说,中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改进,从科教体制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比较起在美国,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对清华、对国家有更多的回馈,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在质疑中玩命的科学家
施一公回国后并非一帆风顺,他不仅遭遇了对科研环境的不适应,也因为敢言、直言遭受一些质疑。
2017年10月,施一公携妻子赵仁滨、一双儿女一同参加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
但这些都没有阻止他对科学研究的热情。“比我在普林斯顿时玩命多了。”施一公说。他的博士生李文奇称:“刚回国时,他早上7点之前总会出现在实验室,晚上往往半夜甚至凌晨才离开。”虽然极度辛苦,但是,施一公乐在其中。“一次,他从实验室一个看起来简单的生化结果联想到了癌细胞的抗酸机制,当晚就构思实验,一个月后完成了一篇学术论文。对待新的科学问题,他就像遇到了糖果的孩子,让我们这些学生对科学研究热情高涨。”
带着这份激情与投入,施一公在生命科学学院探索建立了新的人才引进及评估体制,先后将70余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进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同时,学院在学校支持下,推进了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准聘长聘制度,严格学术标准,激发人才活力。这些举措从根本上改变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的布局和质量,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饶毅对此这样评价:“施一公回国一举将清华大学建成国际一流的结构生物学中心,不仅他的实验室不断有新发现,而且他组建的中心有多个实验室非常活跃。”
回国后,施一公在“细胞凋亡”和“膜蛋白结构与功能”的科研不断取得进展:首次在RNA剪接通路中取得重大进展,为揭示生命现象的基本原理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运用X-射线晶体学手段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做出突出贡献,为开发新型抗癌、预防老年痴呆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线索……
施一公获得了很多奖项,包括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奖、国际赛克勒生物物理学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科学家奖、谈家桢生命科学终身成就奖、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爱明诺夫奖和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等。
他还入选首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2013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是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分子生物学学会外籍会士。2009年—2016年期间,施一公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起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回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任教,施一公多次公开流露对母校的感情。他曾回忆在求学时,除了学术上的谆谆教导,老师们对学生的生活也非常关心。施一公的父亲早逝,当时家里面只靠母亲一个人微薄的收入来抚养3个孩子读书。老师知道情况后,帮助他申请助学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2017年10月,施一公获得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哽噎致谢清华:“我获奖的所有成绩都是在清华做出来的,回国之初很担心能否像在普林斯顿一样有一支可以战斗的团队,(后来证明)是我多虑了。”施一公说,感谢清华在他回国最困难的时候,不仅在实验室(建设)和经费上支持他,还在他处在舆论漩涡、在网上有争议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支持他。
施一公曾撰文写到家国情怀,“2001年,我和王晓东在赶赴北京开会的飞机上长谈,他讲了一句我永远也忘不了的话,‘一公,我们都欠中国至少15年的全职工作。’这句话平平淡淡地说出,却让我心情很难平静。清华园的情景历历在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言仍在耳旁萦绕。是啊!我们的小家富足了,可我们的同族同胞呢?对我们寄予厚望的父老乡亲呢?!我出生在郑州,幼年成长在驻马店。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十二年,我至今也忘不了小学常识课老师对我寄予期望的目光和对我讲的一句话,‘施一公,以后你可得为咱驻马店人争光啊’。”
来源: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网、都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