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郊野水库旁,躺在田野里仰望星空的少年王赤,被满天繁星深深吸引,立志将来要做一个研究星星的人。
带着这样的梦想,他以当年湖南省高考理科第三名的成绩,走进了中国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
“起初,我最想报天文学,可当时中国科大在湖南招生的专业里没有天文学,字面上最接近的就是地球与空间科学系的空间物理专业了,所以也算是误打误撞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研究员王赤笑道。
不同于天文学,空间物理研究的不是天体本身,而是地球大气层以上的太空,天体之间的环境。当了解到空间科学可以为人类在太空开疆辟土提供科学支撑时,王赤一下子萌生了对专业的热情。
兴趣无疑是最好的老师。上世纪90年代末,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的王赤,很快挖到了科研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他所在的研究组,正是美国行星际探索飞船“旅行者2号”的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组。
利用“旅行者2号”传回的数据,王赤建立了新的外日球层多元太阳风模型,提出了确定太阳风在外日球空间减速的新方法,获得了太阳风暴从内日球层到外日球空间传播和演化规律的新认识。相关研究成果作为重大的科学发现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收录在他们为纪念旅行者飞船而制作的CD光盘上,并被美国十年规划委员会选为外日球层六大成果之一。
在美国科研工作做得顺风顺水之际,时任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魏奉思的邀请,让王赤决定回国工作。
谈及回国原因时,王赤坦言,华裔在美国科研界遇到的“天花板”是其中之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每当他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开会时,总要戴一块写有“escort”字样的标牌。这意味着他在该实验室活动时,不能独自行动,身边必须有其他美国人陪同。
“这给我的感觉是,在美国即使你科研做得再好,也只是个不被信任的高级打工仔。而回到培养我们的祖国,将个人事业融入到祖国发展之中,必将有更大的舞台。”王赤说道。
弹指一挥间。从美国回来后,王赤已经在中科院空间中心工作了17年。在他看来,近2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时期,同样,也是中国空间科学快速起步期。回过头看,他认为当年自己做出了非常正确的选择,和空间科学快速发展同进步,令他倍感自豪。
“双星计划”的顺利升空,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的启动,“子午工程”的落地……在见证和参与我国空间科学进展的同时,王赤带领团队,在太阳风、空间天气数值预报领域取得了一项项重要进展。
我们知道,太阳风会对地球空间环境产生影响,可这中间的物理过程不是很了解,许多关于地球空间环境对太阳风扰动的研究,将这个系统视为一个“黑匣子”。为揭开谜底,王赤团队对太阳风和地球磁层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和中科大团队合作建立了三维的全球磁层磁流体力学模型,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拥有能自洽描述太阳风—磁层—电离层耦合系统数值能力的国家之一。
“和国外模型相比,我们的精度更高,同时数值模型耗散更小,能够重现中小尺度的空间物理现象。”王赤介绍道。
在长期对空间天气物理过程、预报模式等开展研究的基础上,王赤带领团队初步构建了中国空间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可以为我国空间活动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的空间天气预报服务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由王赤担任中方首席科学家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计划”(SMILE计划),从13个竞争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中欧双方继2003年“双星计划”合作之后的又一大型联合空间科学探测项目。
“SMILE计划预计将在2023年底发射,如果获得成功,将是人类首次对地球磁层全景成像。以往的卫星计划只提供磁层大尺度结构的局部情况,类似于盲人摸象,而这个项目将拍出一幅整体图像,非常具有创新性,令人期待。”王赤说。
今年年初履新中科院空间中心主任的王赤,肩负了更多科研管理责任。尽管他内心更钟情于科研工作,但在其位便要谋其政,就要为推动我国空间科学事业和空间中心的发展尽心尽力。在他看来,空间科学是我国空间活动的短板,需要大力支持,只有持续稳定的科研投入,才能培养一支安心科研的队伍,不断取得空间科学原创性科研成果,推动空间技术的进步,服务于国家目标。于是,在不同场合,以各种方式为空间科学发展鼓与呼,成为了他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我国的空间科学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一些点上取得突破,但整体而言,和美国、欧洲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期待通过不懈追赶,到2050年,我们能实现空间强国梦。”王赤满怀憧憬地说。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