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连刊: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和英国牛津大学等团队的新冠疫苗试验结果

世界科学  |   2020-07-28 19:43

来源:世界科学

7月20日,《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同天发布了中国军事科学院陈薇团队和英国牛津大学等团队的新冠疫苗2期临床试验结果。

陈薇院士团队的疫苗——Ad5载体疫苗,基于人体5型腺病毒,而牛津大学-阿斯利康联合团队研制的ChAdOx1-nCoV-19则以黑猩猩腺病毒为载体。

两边都是腺病毒载体疫苗,设计路线相似,临床结果也颇相呼应。

需要先明确疫苗的评价指标:1. 免疫原性;2. 安全性。

免疫原性的评价主要看中和抗体免疫应答(评判疫苗效力的金指标),以及受体结合域(RBD)特异性ELISA抗体反应(ELISA中文全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定性或定量检测,使用抗体来结合并测定目标分子)

安全性评价主要看注射后14天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wt_a82302020073000833_1547a1.jpg


Ad5疫苗中和抗体滴度偏低

陈薇团队展开的2期临床共有508名受试者(包含了65名55岁以上的志愿者),分高剂量组253人,低剂量组129 人,以及安慰剂对照组126 人。最终结果为:超96%的受试者产生了抗体;高、低剂量组产生结合抗体反应的受试者比例分别为96%和97%,反应峰值分别达到了656.5与571个ELISA单位;高、低剂量组产生中和抗体反应的比例分别为59%与47%,几何平均抗体滴度(GMT)分别为19.5和18.3;另外,超过90%的人有T细胞反应。

中和抗体反应的GMT值是接种疫苗者能否得到有力保护的关键。对于一支合格的疫苗来说,低于20的GMT值无论如何都是偏低了。

作为参考,由BioTech和辉瑞联合开发的BNT162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在1/2期临床试验中,针对高、低剂量组的中和抗体GMT分别达到了267和168。

当然,偏低的GMT值现阶段还无法确切说明什么,SARS-CoV-2终究是全新的病毒,或许当前的中和抗体反应已经可以提供足够保护力度了。

此外,55岁以上人群,以及试验前就对5型腺病毒有预存免疫力的人群,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较低(仍高于安慰剂,且不影响T细胞反应)

研究作者指出,对于这类人群,一次接种可能不足以诱导出高水平的抗体介导免疫反应。

要知道约80%的中国人都有针对5型腺病毒的预存免疫力,这意味未来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需要多打好几针疫苗才能安全,甚至打多少针也诱导不出足量抗体来。

安全性方面:高、低剂量组受试者在14天内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烧、疲劳、注射部位疼痛、肌肉酸痛、咳嗽、呕吐以及腹泻等)发生率分别为72%和74%,在安慰剂组中,这一数字为37%。不过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轻中度的。28天之内,高剂量组中有24名(9%)接种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3级),显著高于低剂量组(1%)和安慰剂组(2%)的参与者。

英国牛津大学团队的疫苗,2期还缺老年受试者

牛津大学团队的1/2期单盲随机对照试验在1077名18至55岁之间志愿者中展开。受试者分4组:其中第三组只接种新冠疫苗,其余三组均为一半人注射新冠疫苗,另一半人接种脑膜炎复合疫苗作为对照。

第一组的88人于实验第一阶段受到额外监护,并接受抗体及T细胞反应测试。

第二组有412人,他们通过抽血测试抗体和T细胞反应。

第三组的10名志愿者进行了2次新冠疫苗注射,中间间隔28天,其目的在于测试疫苗安全性,也检验二次加量能否带来双重保护。

第四组共567名受试者,仅测试了抗体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受试者们的T细胞反应于注射后第14天达到峰值856个点形成细胞/每百万个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在56天后出现轻微下降(中位数424个点形成细胞/每百万个外周血单核细胞)。不过第二剂加量并未起到增强T细胞应答的效果。抗体反应方面:接种者的IgG结合抗体水平于注射后第28天达到峰值(中位数157个ELISA单位),到第56天依然维持着差不多的水平(中位数119个ELISA单位)。第二针疫苗显著提升了抗体反应——中位数增至639个ELISA单位。至于最关键的中和抗体反应指标:35名接受PRNT50分析的接种者当中,32人产生了血清中和反应;而MNA80法的分析结果则是100%的中和抗体反应率,中位滴度达218。ChAdOx1-nCoV-19的不良反应跟Ad5载体疫苗差不多,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烧、疲劳、发冷和肌肉疼痛等。研究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此外,研究者还发现服用扑热息痛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原性。

项目还有一些不足,比如,该研究的参与者超过9成都为白人,平均年龄35岁,且没有55岁以上的老年人。所以团队还无法确定老年人群体,以及其他种族和地区的人群是否能从ChAdOx1-nCoV-19中获益另一方面,志愿者里头的一小部分人在接种前就存在免疫中和反应——他们有可能是无症状感染者。

论文的共同作者之一、牛津大学的疫苗学教授萨拉·吉尔伯特(Sarah Gilbert)表示:

“在确定疫苗是否有助于控制COVID-19大流行之前,仍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已有的这些结果让我相信接下去的工作是有希望的。在后面的3期试验中,我们要争取了解更多有关新冠病毒的信息,例如,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激发多大的免疫反应才能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我们的疫苗可以大规模生产,因此它有很实在的推广潜力。像医院工作人员和老年人这些高危人群应优接种疫苗。”

参考资料

[1] 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ype-5-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ged 18 years or old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2 trial.
[2]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the ChAdOx1 nCoV-19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a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phase 1/2, single-blin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3]Chinese phase 2 trial finds COVID-19 vaccine is safe and induces an immune response. 
[4]UK's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 is safe and induces an immune reaction, according to preliminary results

[5] Pfizer and BioNTech Announce Early Positive Update from German Phase 1/2 COVID-19 Vaccine Study, Including First T Cell Response Data. 

来源:World-Science 世界科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MzM5NzIxOQ==&mid=2652477010&idx=1&sn=136d3b40a8d64fed2b4bfecd17bcc916&chksm=bd7a96de8a0d1fc8a92d652eaeb39be57c7b0bf5b94a0ac66b86e7497491672e30a52ed7328b#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