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春天,走过40年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6-26 11:05

20180626110541_500212.jpg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著名数学家、中国科技馆原馆长王渝生至今还记得,那一天,他还在田地里劳动,广播里忽然传来一个声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两周后的3月31日,全国科学大会闭幕,会上宣读了《科学的春天——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科学的春天来临了,王渝生感受尤其深刻,就在那一天,他报名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考试。

改变了人,就改变了世界

王渝生说:“我就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被全国科学大会改变命运的人。”1966年,王渝生大学毕业,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考试,也就是在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期间,王渝生决定报考研究生,“原本我对自己不太有信心,想着报考一个一般的学校就成,但我爱人那时候特别支持我,跟我说我以前的成绩不错,现在要考,就考中国科学院这个科学的最高殿堂,受她鼓舞,我认真准备,最终考上了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

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王渝生一家还在重庆,两个孩子刚上幼儿园,要到北京读书,一家人难免分离。王渝生说:“我爱人特别支持,说孩子她带,让我安心读书,这一分开,就是8年,一直到1986年,我爱人才带着孩子来到北京,一家团聚,那时候我的孩子都已经上中学了,所以我一直觉得,对一个人来说,家庭的支持非常重要。”

几十年来,王渝生读书、出国留学、回国执教,并于2000年担任中国科技馆馆长,可以说见证了科学改变中国社会的全过程,“我们那一届研究生,现在大部分都是各个领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学者,而没有全国科学大会,可能也就没有我们那一届研究生”。

 数据显示,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2017年,我国已经培养本科生上亿人,硕士研究生500多万。据《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了6.20%,相对于2010年公布的《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中的3.27%,有显著增长。

科学让年轻人拥有了更广阔世界

 “我有3个公众号,每个月收入在10万左右。”小旺告诉记者。两年前,小旺离开工作了12年的地方,办起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小旺说:“刚开始的时候特别好干,那时候公众号之类的还很少,客户们排着队来送钱,现在不太好干了,竞争太激烈了。”

在小旺所在的城市,他要算是一个小小的“名人”。由于在公众号兴起之初就开始创业,所以在业界积累了不少人脉和声望。他说:“有时候别的创业者也会来跟我合作,我给他们提供一些技术、创意方面的支持,这也是我目前的主要业务之一。”

“谁能想到互联网发展会这么快呢?我是2000年上的大学,那时候互联网已经算是普及了,但我们也就是知道上网查查资料、打打游戏。但现在,仅仅10多年,互联网已经将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网打尽,以后不管是任何领域的创业者,其实都只有一个名字——互联网创业者。”小旺说。

 从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至今,40年来,中国社会的每一点发展和变化,都离不开科学。王渝生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的主要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而科技则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才则是科技的基础。对科学的理性认识,改变了以往的观念,整个社会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我想这是我们几十年来取得这么辉煌成就的重要原因。”

社会变化快,干技术不吃香

中国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担忧的现象,即科学家的社会影响力在下降,年轻人对科学工作的兴趣日渐降低。

 “我长大想当科学家”,这可能是大部分成年人共同的童年记忆,但不知从何时起,孩子们的理想变了,他们对未来的职业憧憬,不再是科学家、教师,而变成了明星、网红、企业老板。

据《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职业声望最高的还是教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等需要较强科学素质的职业,而“最期望子女从事的职业”中,除了这些之外,还多了一个企业家,名列第3。

然而,年轻人的想法则不同。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超半数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想干技术工作,更想当“网红”。

科学不吃香了吗?或许并非如此,有研究显示,在技术变革的大潮中,获益最大的,并不是技术、工程、数学乃至编码工作者,而是分析、管理等工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阳说:“我们在科技的应用上,已经做得非常好,甚至很多领域走在世界前面,以前经常有人说我们善于模仿,但到现在,我们也开始被模仿,比如网络支付、网络文学等。”

杨阳认为,年轻人不热衷技术工作,与社会变化过快有关。

“数十年来,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受益于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应用,包括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得益于科技的应用,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有一辆自行车就很了不起了,特别爱护,生怕蹭掉点儿漆,谁家要是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跑来看,那时候谁能想到,数十年后在家里手指一点,什么东西都能送货上门的情景。”杨阳说。

会用科技,还要有科学思维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应用发达,并不完全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升,调查显示。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研究报告(2015—2016)》显示,我国男性公民的科学素质水平仅有9.04%,而女性公民只有3.3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准,落后西、北欧达50年。

差距为何如此之大?杨阳觉得,可能和我们传统的思维有关。

杨阳说:“我们的传统思维中,有一种实践理性,或者也可以说是工具理性,重视经世致用,对人、对社会有利的,很快就能普及,应用上没有什么障碍。但过去的传统社会中,相对缺乏形式逻辑的训练,思辨理性不够发达,所以有时候,很难把技术的革新提升为系统化的理论。我们古代的发明很多,但完整理论体系很少,常常会有重复积累现象,一种发明出现了,人们都在用,但没有思考为什么它会有这样的效果,所以一旦技术失传,就要重新发明一遍。”

知其然,同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是实践和理论之间的距离。杨阳说:“这些年来,国家科研工作进步非常快,在世界顶级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也非常多,但我们的科学研究者所提出的著名的理论,影响世界的理论,相对就比较少。就是因为具备科学思维的人比较少。科学是一个大的概念,有很多领域,但这些领域都有一个共通的方法,有一套特定的思维方式,这恰恰是很多人所缺少的。”

科学素质要从小培养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很长时间以来,中国学生都以更擅长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学习而著称于世界,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从小被泡在题海里长大,但为何具备科学素质的人仍旧不多?

多年从事健康科普工作的协和医学院原教授云无心说:“做科普,科学素养如何提升,其实是世界性的难题,发达国家虽然比我们好一点儿,但比例也非常低,最高的也不过20%多。在我国,科普发展的情况往往取决于普通群众运动式的热情与对生活保健知识的迫切需要,往往特别无奈,我们做科普时,会碰到很多不讲逻辑的人,不管你怎么讲道理摆事实,都改变不了他们固有的观念,你明知道他们的观念是错的,但就是纠正不了。”

杨阳说:“大部分人都处在科技的应用层面,科学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掌握很多科学定理、公式,也可以用它们去解决现实问题,但却不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也不了解定理、公式背后的思维逻辑,我们需要一点儿为知识而知识、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而不能只以实用为目的。”

知识可以随时学习,但科学素质、思辨理性的培养,则要从小开始,云无心说,“一个人成年以后,很多观念都会固化,这时候再去改变就非常难,这是普遍的现象,所以提升科学素质要从小开始,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足,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却连科技史都没学过”。

40年,科学依然是春天

王渝生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起草者之一。他说:“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改变社会的过程,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传授知识、掌握知识的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后,是掌握方法的阶段,而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则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阶段。科学素质到底是什么呢?不仅仅是知识和方法,它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利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所以并不是科学知识丰富,科学素质就高。”

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开启了科学的春天,40年来,科学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也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但科学素质的提高仍旧任重道远。杨阳说:“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知识爆炸、信息畅通,任何人都能非常方便地获得知识和信息。但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谣言在不断传播,还是有很多人上当受骗,甚至有些知识分子也常常上当受骗,就是因为科学素养的不足,他们可能掌握了很多科学知识,但他们的思维方式没有改变,还是情绪化的,不能思辨地去分析事物,所以在面对谣言的时候,分析能力不足,在面对骗局的时候,自我防御能力不足。”

“提升科学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全方位的配合。培育和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让人们过科学的生活,不论如何,在今天,科学依旧是改变世界、改变我们生活的主要力量,科学仍旧在春天。”王渝生说。

来源:中国家庭报

作者:迟乾

运营编辑:宫奥博

相关推荐 换一换

  • 陈江
    0
    《数学家重新发现定量整个宇宙的实验证据》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6871012 ☀☀ 杨振宁教授说:“除非有定量的实验证据,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性的讨论能够作为科学的真理来加以接受。”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