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无人驾驶为何入局出行“最后一公里”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5-15 14:40

timg (5).jpg

近日,美国硅谷自动驾驶汽车创业公司Drive.ai宣布,将于2018年7月起在得克萨斯州弗里斯科市(Frisco)提供自动驾驶汽车服务,半年内免费。作为Drive.ai董事的吴恩达宣称“无人驾驶汽车终于到来”。

Drive.ai继谷歌的Waymo之后推出出租车服务,无疑给当前的自动驾驶汽车领域增添了一份信心。

今年3月份,Uber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撞死一名行人。这起致命车祸显然让公众对自动驾驶汽车多了一些怀疑。尤其是,对该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已经出来。据美国媒体报道,涉事的Uber无人驾驶车实际上在事故发生前已经成功识别到路上的行人,但决策系统并没有视之为威胁,因此未采取车辆躲避措施,导致悲剧的发生。这难免让人怀疑,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更像是摆渡车?

但现在,Drive.ai的自动驾驶汽车落地服务,并没有因此受影响。这既是Drive.ai对自身技术的自信,也可以说,是其试图为自动驾驶汽车赢得公众的信任而采取的行动。

为何这样说?首先,就运营方式而言,Drive.ai并没有突破其他企业所做的事情。比如出租车服务,谷歌的Waymo和Uber都已经在美国不同城市推出类似服务。其次,就技术方案来说,Drive.ai采取的仍然是主流的无人驾驶技术方案,即采用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的组合方式。

最后,就运行模式和速度上,Drive.ai也并没有做出多少突破。Drive.ai的自动驾驶汽车速度限制在45英里/小时范围内,并且也只是在固定的路线上行驶。目前,它只在弗里斯科市的固定商业区和住宅中心之间来回,未来才有可能逐步拓展到火车站等其他地点。换句话说,名义上是出租车服务,但实际上更像是摆渡车。

尽管如此,在另外两方面,Drive.ai的做法还是很值得其他自动驾驶汽车公司借鉴:一是对人机交互体验的打磨,二是对安全性的重视。当然,前者也是为后者服务。

Drive.ai的自动驾驶汽车比其他企业的自动驾驶汽车多了四块屏幕,分别放置于车身的四周,用于实现汽车与人类的交流。正常情况下,司机可以通过眼神、手势等方式,实现与行人或其他汽车司机的交流,但自动驾驶汽车显然不可能借助上述方法实现“交流”。因此,Drive.ai为其汽车增加了四块屏幕,用于提示周边的行人或汽车,比如“waiting for you to cross”(正在等待你过马路)之类的话语,达到“交流”的目的。

这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一种方式,也是当前很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以及无人驾驶技术仍然不足应付复杂交通道路情况之下的无奈之举。

如果城市的基础设施完善,使得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借助网络、基站、信号灯的信息以及汽车之间的交互,从而充分掌握道路信息,那么,自动驾驶汽车将能够如鱼得水般地在城市之间穿行。

安全需要放在第一位

至于无人驾驶技术,正如Uber的致命车祸所揭示的那样,当前的智能汽车远没有那么智能,足以应付人类社会上的各种交通问题。众多的不确定性对自动驾驶汽车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

这也是为何包括Drive.ai等企业的自动驾驶汽车,都选择从出行“最后一公里”作为切入点,即在“走路太远,开车太近(或者由于太拥挤而难以找到停车位)”的距离之间提供出行服务。吴恩达承认,“这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唯一出路。这个世界太复杂,制造一辆能处理所有问题的自动驾驶汽车太难了。”

话说回来,除了增加四块屏幕之外,Drive.ai还在尝试运营的路线上,放置显著的信息标识,同时,将车辆漆成显眼的亮橙色以区分自动驾驶汽车与普通车。这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快认出自动驾驶汽车,同时也有利于大众接受,并且在运营中更安全。

Drive.ai表示,希望这些都可以成为自动驾驶汽车行业的新标准,就像当初转向灯等发明一样。事实上,这也是所有从事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企业所应该遵循的路线。只有将人的安全放在首位,自动驾驶汽车才有可能赢得人类的真正信任,也才能由此打开它的商业化道路。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决定自动驾驶汽车最终成败的主要因素。显然,Drive.ai在为此努力。

作者:郑伟彬

来源:新京报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