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X一MOL资讯
配体保护的银纳米团簇具有潜在的发光性能,但这些银团簇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差,发光效率低,严重制约了其性能的开发和应用。近年来,郑州大学臧双全教授团队,利用功能配体策略对银团簇进行有效地修饰和组装,极大改善了银团簇的空气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大程度地提升了室温发光效率,开发了多种功能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
近日,臧教授团队利用设计的共轭手性有机配体,调节银簇的电子结构,实现了首例银团簇的热活化延迟发光(TADF),有效地提升了材料的发光强度,并利用黄色发光的银簇成功组装了白光LED。同时,配体的手性诱导了团簇的整体手性,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结构精确银团簇的圆偏振发光(CPL)性能。这项成果是该团队在银团簇研究领域上的又一次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郑州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博士生韩振为文章第一作者,臧双全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来源:X-molNews X一MOL资讯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ExNzg4Nw==&mid=2657650611&idx=7&sn=efe736d48622d3d512cea7c403e5b9b5&chksm=80f8ae63b78f2775c8d63eb27a6fd82e18b961ea19c95e96fc6eba425133b229fc55b72fe086&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