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国水利学会在京组织召开了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青年人才助力计划”(2015-2017年度)项目总结会。会议对三年来“托举”和“助力”项目总体情况、项目绩效以及被托举人成长情况等进行了总结,研究部署下一步水利青年人才托举的相关工作。中国水利学会胡四一理事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汤鑫华秘书长主持上午会议,水科院王浩院士作为导师代表发言。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和“青年人才助力计划”人才和责任导师、相关领导共约3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上午的会议中,来自长科院的林莉、清华大学的徐梦珍等10名“托举”和“助力”人才对三年来的个人成长进行认真的总结汇报。经过青年人才的自身努力和项目的积极助力,学会“托举”和“助力”项目取得丰硕成果:2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6入选省部级人才计划,5人晋升为副教授, 3人晋升为教授,3人走上了单位的领导岗位,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部分同志还到国外学习深造。“托举”和“助力”人才在科研能力、个人成就、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取得了实实在在、有目共睹的成绩,得到中国科协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胡四一理事长听了大家的汇报后指出,“托举”和“助力”项目对水利青年人才培养和储备发挥了积极作用,成效显著、意义重大。希望水利青年人才更好地利用托举和助力平台,加快成长,不断进步;希望责任导师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带好头,掌好舵、把好关;希望青年人才所在单位高度重视青托项目的实施工作,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使他们更快地取得成果、脱颖而出;希望学会秘书处和青年工作委员会在认真总结第一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机制、搭建舞台,相关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
胡四一理事长做重要讲话
汤鑫华秘书长、王浩院士出席会议
“托举”和“助力”人才汇报成长情况
下午的会议由学会刘咏峰副秘书长主持。会上播放了青年人才的培养案例和成长故事。责任导师和人才所在单位领导汪在芹、江恩惠、韩宁、陈天荣、傅旭东分别讲话,对“托举”和“助力”人才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各自加强人才培养的机制进行了认真介绍和总结,对水利学会工作表达了充分肯定和感谢,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为更好地做好“托举”和“助力”项目总结,会上还对总结汇报的视频方案进行了研讨。刘咏峰副秘书长对此次会议作了总结发言。
下一步,学会将在认真总结实施第一期(2015-2017)青托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创新机制,组织和动员更大范围的水利青年人才广泛参与学会各类活动,在学术交流、人才举荐、智库建设、标准研制、科普宣传、评价评奖等方面为广大水利青年人才提供广阔舞台,促使青年人才将创新潜质转化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青年人才的政治意识和专业水平,不断增强学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影响力,助力青年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长。
来源:中国水利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hes.org.cn/ches/xhxw/201804/t20180412_1035106.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