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与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在新时代的科学春天里出发——纪念全国科学大会召开40周年暨中国科学家精神”座谈会3月30日在北京举行,旨在继承发扬的基础上凝练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新内涵,汇聚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磅礴力量。
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到“天眼探空”、蛟龙深潜,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秉承着自主创新的奋斗精神和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中做出了贡献。与会的科学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家更应肩负起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
“开启科学新春天,迈向强国新征程。在大科学时代,中国由跟跑并跑走向领跑、走向无人区,我们比以往更加强烈地需要弘扬科学家追求真理,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更加强烈地需要敢于自信、敢于坚守、敢为人先。”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回忆起自己跟随老一辈科学家突破两弹一星的激情岁月。“我至今记得科研楼走廊里‘三老’和‘四严’的标语——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严格、严肃、严谨、严密。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杜祥琬说。
“1956年,响应党中央‘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交通大学师生由上海迁往西安,献身大西北建设;1978年我们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我校科研团队被授予先进集体称号,深受鼓舞;2016年,‘科技三会’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83岁的西安交通大学西迁教授潘季深情讲述党中央对科技工作者的伟大召唤。“新时代的科学春天里,科技报国的初心、矢志创新的决心、孜孜求索的恒心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潘季说。
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的朱枞鹏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七〇二研究所的叶聪分享了各自在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事业一线勇攀科研高峰的实践。“‘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都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体现。”叶聪说。
近年来,黄大年、南仁东、钟扬为科学事业忘我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先进事迹在科技界和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南仁东老师把他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光里所有的心血和感情都奉献给了球面射电望远镜。他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敢为人先,坚毅执着的精神;淡泊名利,忘我奉献的情操,精益求精,真诚执着的人格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副总工艺师孙才红说。
来源:科协身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