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春礼:过去五年,中国科技成果处于一个井喷期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3-14 15:59

72da32.jpg

从量子通信到体细胞克隆猴,从“墨子”到“天眼”,中国科学院近年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有重大影响的原创成果,推动了我国若干重点领域方向进入世界前列。按照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到205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这一目标如何实现,来听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的回答。

记者:总体来说咱们国家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到底有多少差距?

白春礼:应该说过去的五年,中国的科技成果应该处于一个井喷期,原来我们的研究水平大部分都是跟跑,过去五年我们应该从跟跑到并行到领跑三态并存的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另外中国的科技也应该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能够逐步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这样一个转变,但是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应该说从整体科技创新能力而言,美国还是第一位,欧洲日本也都很不错,如果讲整个创新能力,中国整体上可能排在20位左右。

 记者:什么原因呢?

 白春礼:第一个就是中国的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由中国科学家提出的新的理论,开辟新的领域,新的方向还不多,还有些关键核心技术是受制于人的,比如像飞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等等,还有一些高档的芯片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第三个我觉得,因为在国际科技规则的话语权这方面我们还很少,我们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位,但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科技组织,国际科技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是第二名,可能是好多名之后了。

 记者:结果会是什么?

 白春礼:我们很多就被动必须跟着人家走,人家定了以后我们只能跟随人家,不是说我们自己能够引导方向的发展。

 记者:如果我们能够在国际组织里面,能够有一席之地,这靠什么怎么去拼?

 白春礼: 我现在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这是由97个国家两千多名院士组成的,97个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在一起,我是中国第一任(位)院长,以前没有过中国人担任院长,有的科学家说我愿意做科学家,不愿意花时间在科技组织上做,这也是一个方面,当然我觉得中国要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科学家在世界科技组织上,在整个国际科技界一定要有大的显示度,有你的话语权,应该成为一些科技规则的制定者和重要的参与者,而不能游离在外。

科技有助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

除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科技惠民、改善民生也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是科技扶贫最早的提出者,也是实践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中国科学院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优势,做到真扶贫、扶真贫,为全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

记者:如果说在贫困地区用科技注入理念,怎么去完成扶贫的任务?

白春礼:我们认为科技的扶贫,应该对于拔穷根提升造血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全国科技扶贫效果比较好的几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猕猴桃,猕猴桃是我们武汉植物园培育的一种新的品种,现在我们在像湖南的十八洞村,还有我去的湖北恩施这几个地方,用我们新的品种在盛果期,每亩能够收入有一万元,大概有八万农户脱贫了,第二个科技扶贫的例子是构树项目。

记者:养猪的?

白春礼:对,构树在山坡地上,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都能够很容易生长,长的树枝蛋白质含量很高,可以切下来养猪,国务院扶贫办推广的构树在很多县做了推广,效果也非常好,今年跟有关部门一起推广,准备能够推广到100万亩,把它作为科技扶贫一个重点项目来推广。

记者:中科院做这种细致而微的扶贫,是不有点大炮打蚊子了?

白春礼:这是一个国家任务,这两个事情都是科学院的成果的转移转化,我刚才说的猕猴桃,这是一种新的品种,适宜于一些山坡地不与农田去争地,构树是我们科学院植物所培育出的一种新的品种,并不是野生的,所以这一点上,也需要帮助当地农民,怎么能够把这个新的品种,能够真正在当地去推广开养殖开,将来我们脱贫之后,还能继续把它做下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