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家精神照亮新时代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18-02-24 08:33

近日,中国科学界再次受到世界瞩目。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公布结果,其中包括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和两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赫然在列。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首批探测成果。中国科学积极与世界互动,不断朝着世界前沿水平迈进,必将推动中国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

马克思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古往今来,前有钱学森、邓稼先、梁思礼等老一辈科学家爱国报国、甘于奉献,后有屠呦呦捧获诺奖、袁隆平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保文成为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深圳华大基因创始人杨焕明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新一辈科学家勇于创新、执着探索。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代代传承的科学家精神时至今日依然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面对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科学界责无旁贷。身处物质丰富、科技昌明的今天,我们比以往更有条件也更有动力来追求科学。今天的中国,最大的动力在创新,最大的短板也在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经济的爬坡转型,尤其需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国科技工作者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

求真务实是科学家精神的底色。爱因斯坦说:“很多人认为才智造就了伟大科学家,他们错了,是人格”。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影响下,爆出不少学术成果剽窃、实验数据造假、论文被出版社撤回等令人唏嘘的丑闻。追求学术声望固然重要,但道德风范不可丢,坚守学术操守和道德理念,把学问和人格融为一体,树立中国科技研究的国际信誉。

始终保持探索新勇攀高峰是科学家精神的保障。科学无止境,创新之路并非平坦。以我国的航天领域为例,自第一次试射起,一个又一个十年,无数次的失败。然而梁思礼为首的科学家团队并未气馁,艰苦攻关、不断探索,终于开创我国的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在科学的道路上执着追求、创新不停步,才能达到科学的光辉顶点。

耐得住寂寞是科学家精神的补充。数十年如一日的坚韧、执著是重大科研成果产出的必要条件。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前沿存在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科研生涯中时不时出现的名利诱惑。这需要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心怀担当,始终坚持不懈、专注执着,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为了科学事业默默坚持,奉献出自己的全部人生。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在新时代浪潮中,以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的光明未来。

来源:龙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