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件在海外“旅居”了近半个世纪的乌鲁木齐兽头骨化石,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件全名为李氏乌鲁木齐兽、编号为IVPP V 702的化石,长、宽分别不过10厘米,但曾经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的研究者,不乏古生物学、地质学界的泰斗。然而许多年过去了,很多当事人已经与世长辞,而当年负责追寻化石去向的“年轻人”,如今也已入耄耋之年。
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曾出产过大量二叠纪、三叠纪的四足动物化石。我国老一辈地质学家李逢源初到新疆地质调查所工作时,在乌鲁木齐的仓房沟发掘出四足类化石。1951年秋天,李逢源到北京参加地质会议时,将化石带给了古生物学家、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人杨钟健,请其进行鉴定。
1952年至1953年,杨钟健先后在《中国科学》英文版和《古生物学报》发表了对乌鲁木齐兽的研究文章。杨钟健在文章中指出,兽头类化石此前仅在南非有所发现,因此乌鲁木齐兽头骨的发现,“无论从地层方面或是古生物方面看,都是极有价值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研究员刘俊表示,最初这一乌鲁木齐兽头骨化石的时代被确定为二叠纪晚期,经进一步确认后,为早三叠世,据今2.5亿年左右。
1973年初,在法国从事兽头类研究的孟德内兹与杨钟健取得联系,表示对李氏乌鲁木齐兽感兴趣,请求杨钟健将化石的模型寄到法国。不料杨钟健误将头骨标本当成模型,寄到了法国。孟德内兹收到标本后很快察觉到异样,告知了杨钟健,并答应在研究结束后归还标本。
可是后来,孟德内兹家中发生火灾,不幸身亡,而杨钟健也于1978年逝世。这块珍贵的化石就此失落。
刘俊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自己在研究所内的会议上,还曾听已经退休的老学者提起过,当时古脊椎所的研究人员曾尝试各种方式追寻乌鲁木齐兽头的下落,但一直没有结果。 2017年10月,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古两栖爬虫部负责人贾利勒发现在博物馆库房内,有一个带着中文标签的头骨标本。他给标本拍下照片,向刘俊发邮件询问这件标本的来龙去脉。“我们两个人的研究方向相似,之前就有过联系,还比较熟。我一看他拍的那个照片就知道是它了,因为我们追查过。”刘俊说。
刘俊表示,虽然复刻的标本模型能“以假乱真”,但标本与模型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重量。此前古脊椎所在追查标本下落时,曾以为标本在孟德内兹家中,随大火化为灰烬。没想到近半个世纪之后,这块标本会在法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的库房中出现。
刘俊与贾利勒商量后,决定由贾利勒近期来中国参观标本的学生克洛伊将标本带回。今年1月,正式办理完归还手续后,在海外漂泊了近半个世纪的乌鲁木齐兽头骨标本,终于回到祖国。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