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用科研人员做科普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2018-01-17 13:05

科普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党和国家领导人也一直都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年5月30日在“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重要论断。

 

有关研究也显示科普的益处是多方面的,这包括对科学的益处、对国家经济的益处、对于国家影响力的益处、对个人的益处、对政府和社会整体的益处以及对智力、审美及道德层面的益处等等。很多科学家和科学共同体也把科普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自2013年起,中国科协已经聘任了五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

 

 20180117170002_21c378.jpg

 

知识就是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作为科学普及源头的科研人员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科学普及中来,才能把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传播出去,从而让知识的力量真正发挥出来,让广大公众学科学、用科学。卡尔·萨根在《魔鬼出没的世界》中谈道:在科学的所有用处中,培养出少量的、专业知识水平很高、高酬金的牧师式的专家是不够的,事实上也是危险的。相反,某些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科学方法必须在最大的范围内使公众得到了解。因而,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做科普。

 

实际上,很多科研机构本身都要求其成员同公众探讨他们自己的研究工作,比如英国皇家学会、法国科学院、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以及美国科学促进会。同时,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英国研究理事会还出台了传播指南,成立了新闻办公室或者聘用了从事传播的工作人员,推动各种类型活动展开,包括具有教育功能的网站、纪录片、科学表演和研究中的志愿服务等。总之,这样做的理由不外乎鼓励科研人员更多地参与科普,把他们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播给广大公众。

 

我们每年都会发布高被引学者和高被引论文名单,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每年发表的上百万篇论文中有很多是没有被引用的,它们只能在文献库中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更不要说让普通公众去了解了。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公民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同时有调查显示有些科研人员也是通过大众媒体来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态的。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做科普。

 

科研论文的发表不应该是传播的终点,相反应该成为传播的起点。这些经过同行评议的成果能够确保其科学性,同时用科普的方式对科研成果进行传播也有助于公众和同行更多地了解,因为不做传播的研究是未完成的研究,当然相关的研究也显示,通过科普的形式传播的科研成果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研成果本身的被引用率。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做科普。

 

在热点事件和突发事件中,公众对科学知识的需求是最旺盛的,而如果这时科研人员仍然两耳不闻窗外事躲进小楼成一统,那么科学与社会和公众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从长远来看也不利于科学事业本身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科研人员做科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普及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写文章、作报告、出版图书等传统形式了,各种新媒体平台也成为科研人员开展科普的重要阵地,包括直播、拍摄视频等等,可以说目前是开展科普的最佳时期,也是对科研人员开展科普的需求最旺盛的时期。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普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障碍,也需要不断完善的体制和机制,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作为止步不前的托词和借口,而应该通过不断地参与科普来推动现状的变革,进而为科技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强基固本。

 

    作者简介:王大鹏,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来源: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原文链接:http://www.csss.cn/ncontent.aspx?oid=902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