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环境污染叫“外卖盒”!每天扔掉的外卖包装正吞掉168个足球场

重庆市科协  |   2020-07-01 11:27

来源:重庆市科协

外卖,一个改变国人生活方式的时代产物,让很多人“上瘾”。无论你想吃什么,只要打开手机下单,打包精良的餐食就会送到你手中。


然而,外卖包装带来的一次性垃圾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环境。


以每天2000万单外卖、每单用1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所用的塑料袋能铺满168个足球场。这些塑料袋主要由聚乙烯制成,很难生物降解,如果不进行回收处理,势必会污染土壤和水,甚至成为蚊蝇、病菌的繁殖场所。



截至2018年,我国互联网外卖用户数量已达4.06亿。可以想象,随之带来的还有外卖包装的浪费和污染。


受访专家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 蒋南青


复杂包装变成“强制浪费”


早在2017年,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以下简称“联合会”)就因外卖平台未向用户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选项而起诉百度外卖、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这被誉为“全国首例外卖污染案件”。


联合会表示,用户在直接点餐的情况下,系统会默认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消费者无法选择环保行为,这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之后,三大平台为履行环保义务增加了这一选项,但外卖浪费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一位北京市市民曹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外卖平台订购了一份红烧茄子套餐,菜和米饭分装在两个包装盒内,包装盒足足有三层:第一层是印有商家商标的纸盒,第二层是塑料餐盒,最里层是起保温作用的铝箔纸。


“这样包装确实让食物显得精致,但每次用餐后都剩下一堆塑料盒、纸盒,扔掉觉得很可惜。”曹女士说。


另一位李女士则表示,前两天她在一家粥铺点外卖,商家把小菜、鸡蛋分别单独用小餐盒装,油条也用餐盒盛放,再加上本来就要用餐盒装的粥,“光包装费加起来就有六块钱,但一个鸡蛋才三块钱,包装盒比买的食物都贵,我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盒子,商家自己浪费,还让我们消费者买单。”



记者分别在“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平台上随机下单发现,消费者在平台上无从获知外卖包装的相关信息,更无法选择,每单外卖只点一道菜,包装费就要2元,随着菜品数量的增加,包装费也递增。





中国合成树脂供销协会塑料循环利用分会秘书长蒋南青表示,外卖过度包装、豪华包装,其实是另一种变相的“强制浪费”。





回收利用率低带来严重污染


目前,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已基本退出市场,外卖包装主要是聚丙烯塑料或聚乙烯塑料、铝箔及纸塑。因为塑料耐高温、禁摔、耐油,价格也低廉,所以是外卖包装的“主力”。


数据显示,“美团外卖”“饿了么”“百度外卖”三大外卖平台平均每天点单至少2000万份,一个订单如果平均包括2个餐盒、1个塑料袋,按照每个餐盒6厘米高计算,每天所用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约2400千米,各国空间站离地表基本为300~400千米);


按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铺满168个足球场(约120万平方米,一个标准足球场约为7140平方米)。


众所周知,塑料难降解,其掩埋在土壤中会影响土壤酸碱度及可持续发展,焚烧处理则可能产生致癌物二噁英,污染大气,危及物种生存。


铝箔和纸塑是目前环保餐盒的趋势。前者主要成分为铝,回收率很高,即使铝箔被掩埋,两到三年就可风化,不会造成持续性伤害。后者则是纸板复合一层塑料薄膜,纸塑可分离回收。


“无论什么材料的餐盒,其回收利用率都不够高,浪费和污染问题依然严峻。”蒋南青说,因为前端分类做得不好,厨余垃圾与可回收垃圾(塑料、铝、纸材料)混合丢弃,后端要回收,需先分拣处理,再将油渍污物等清洗掉,成本很高。


而且,餐盒本身多数为复合材料,回收利用的技术要求较高,很多无力投资技术和资金的垃圾处理厂最终都会将餐盒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焚烧。


外卖垃圾要干湿分离


蒋南青表示,外卖包装使用量还在增加,为了生态环境,应建立包装“闭环处理”模式,即生产商—流通商—消费者—再生企业—生产商,每个个体都应积极改善行为,为环境考虑。




生产商环节

生产商和再生企业是餐盒生产的头部和末端,代表着行业发展趋势。蒋南青呼吁这些企业要履行环保责任,采用有利于回收和再利用的设计方案,选择无毒无害物质及可回收材料,国外就有餐盒在表面添加可撕掉的一层材料,以便回收时干湿分离。





流通商环节

商家和外卖平台作为餐盒的流通环节,其环保行为将直接影响消费者。蒋南青建议:


平台与商家要增强环保意识,共同建立“逆向物流体系”,即从消费者处回收餐具,并进行统一投放;


联合制定包装标准,使用环保材料和精简化形式;


尊重消费者选择包装的权利并接受监督,公开包装信息。




消费者环节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很多消费者知道塑料危害环境,却不了解塑料回收。可降解塑料制品从理论来讲,会比100年都无法降解的塑料制品更环保。


但标注有可降解材料的餐盒是不可回收类,不可降解塑料餐盒属可回收类,如果消费者将吃剩的外卖干湿分离,把餐盒单独投放,不可降解塑料垃圾便能在垃圾处理后端得以利用,重新循环为塑料制品或油脂类产品。


蒋南青呼吁,政府要重视外卖行业餐盒污染浪费问题,采取相关措施改善现状,促进行业绿色发展。


大众媒体应多传播如何将塑料垃圾正确分类处理,而不是只渲染“白色污染”的恐怖后果。▲

来源于《生命时报》

来源:kx12345186 重庆市科协

原文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DUyNjgyNA==&mid=2652800040&idx=3&sn=f886ee3b5e3470f50f868a7101e07246&chksm=bd6c472f8a1bce39a82c4d8ff6a7fa2ab3bc073ab43ef679d0dcd6f6c1c2a3e6e03a3564bc37&scene=27#wechat_redirect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