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CBG资讯
数学领域也沦陷!65篇中国论文涉嫌造假
继中国生物医学领域的大牛们遭受意想不到的“尴尬”之后,近日,专注报道学术不端丑闻的For Better Science网站刊文称,一批来自中国的数学论文涉嫌造假,包括互相抄袭、使用虚假公式及虚构国外作者。文章作者发现,这些论文列出的国外作者分别来自希腊、阿根廷、丹麦等地大学,但全都查无此人。同时,论文之间互相引用、使用虚假公式的问题一再出现,造假手法十分相似。根据文章提供的统计列表,此次共有65篇论文涉嫌造假,其中20篇已被撤稿,1篇期刊明确答复会撤稿。论文作者和所属单位涉及广泛,其中既有来自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这样的“双一流”高校,也有浙江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乌海职业技术学院这样的高职院校。更有多位作者的名字在不同论文中多次出现。
学生失学、教员下岗,全球科研力量会因此缩水吗?
新冠疫情带来的恶劣影响已经完全显露。在世界范围内,学术界和教育界正为疫情造成的财政危机叫苦不迭。在各高校、研究机构都普遍裁员的情况下,全球科研力量正在面临着一次“整体缩水”。有评论者认为,如果不提供更多支持以保证大学的正常运行,那么科研力量将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目前,美国的高校代表们正在申请26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计划,然而尚在等待之中。上周,肯尼亚和巴基斯坦政府削减了大学的预算。在巴基斯坦,政府的决定激起了该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的公开谴责,这是相当罕见的场面。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隐世”百年的贝叶芒毛苣苔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西藏自治区发现一种“隐世”百年后再次被找到的植物物种“Aeschynanthus monetaria”,并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据悉,芒毛苣苔属是苦苣苔科的一个独特的属,约有140种-160种,多分布在热带地区,我国有30多种,分布于西藏、云南、广西等地。这株芒毛苣苔圆整规则酷似贝壳模样的叶子有别于其他小叶类型种类,花梗、萼片、花冠等器官覆盖有短腺毛,花色鲜艳,花冠长约4厘米。此次发现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成果之一。
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有“可怕的触角”
主持该研究项目的尼万·克罗根教授称,新冠病毒细胞具有可刺穿其他细胞外壳的“可怕触角”。他指出:“我们猜测这种可怕的触角会加速传染过程。”他表示,大部分病毒不会引起这种“触角”增长。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帮助找到一些有可能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这些药物本来多用于治疗癌症。
基因编辑可能会造成染色体混乱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问世以来,外界对其在目前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寄予厚望。但截至目前,其安全性仍是最大的障碍,尤其是在编辑人类胚胎时。最近有三份研究均聚焦于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过去的研究表明,基因编辑可能导致远离目标区域的突变,即“脱靶”效应,但最近这些研究确定了邻近位点的大规模变化,这些变化可能被传统的安全筛查所忽视。他们的结果均显示:在目标序列周围区域出现了大规模的、非预期的 DNA 缺失和重排。研究发表于预印本网站 bioRxiv上,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来源:BeanGoNews CBG资讯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4ODQ0NjUwMg==&mid=2247503915&idx=4&sn=218f49a96e3a47b94df82529420c9fe2&chksm=ec3cd162db4b5874166cbc4c7393bbc2248339ee139252fb5bfda0a4e23b3a94824483533e48#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