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科协年会分场活动“创新引领、气象为民”学术研讨会暨省气象学会举行

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   2017-10-18 00:00
20171025013123_bc3f4c.jpg 10月13日,山西省科协年会分场活动——“创新引领、气象为民”学术研讨会暨省气象学会2017年年会在长治市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中国气象学会秘书长王金星、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总工程师薛冰受邀作报告。省气象局局长柯怡明,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郝建新,长治市副市长郜双庆,省气象局副局长、省气象学会理事长秦爱民,长治市气象局局长王文义出席会议。我省各市气象学会理事长或秘书长以及提交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总计约22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研讨会暨年会为期两天,包括开幕式、特邀院士专家主题报告会、分会场学术交流、院士专家座谈会和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展览等活动,全省气象部门数十种气象现代化成果以科技展板、视频影像等形式在会议期间展出。会议共征集科技论文349篇,涉及到天气、气候、大气探测、信息网络、人工影响天气、应用气象、气象科普宣传等多个领域,经专家组评选,共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25篇,吕梁市气象局等6个单位获得组织奖。 开幕式上,王金星指出,山西省气象学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强化学会组织建设、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加强科普宣传、承接政府职能、促进人才成长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以综合考核总分排列第一的考核结果获中国气象学会四年一度的“先进气象学会奖”;学会秘书处2011—2016年度连续六年获得中国气象学会“全国先进气象学会秘书处工作奖”。他希望山西省气象学会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学会党组织建设,搭建更广泛、更有效、更便捷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各方面合作,积极主动承接更多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项,进一步提高学会组织社会公信力。 柯怡明表示,气象学会工作是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气象学会连续15年举办年会,秉承“参与、共享、合作、创新”的宗旨,为促进气象科技创新、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撑,增添了活力,成为气象科技工作者学习、交流的重要学术舞台,也成为展示气象业务技术发展成果的重要平台。 郝建新指出,我省气象部门和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推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保障人民安康福祉做出了显著贡献。省气象学会开拓进取,创新图强,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各项工作都走在前列,是省级学会的一面旗帜。他希望,气象学会要按照科协组织的职责定位,加强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气象科技创新行动,促进气象科技繁荣发展,促进气象科学普及和推广,成为推动我省气象事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郜双庆表示,气象部门为长治市经济社会和人民福祉安康做出了重要贡献,长治市委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新成效。 特邀院士专家主题报告会上,徐祥德、王金星、薛冰依次作了题为《大气污染过程大气动力——热力三维结构影响问题》《气象现代化发展历程和现阶段工作重点》《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气象服务》的报告。 13日下午,天气预报预警,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专题会场;计算机、网络与大气综合探测技术专题会场;公共气象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与应用气象、雷电防护、气象影视、气象科普三个分会场学术交流以及专家座谈会同时举行。 14日上午,与会代表参观了设在长治市气象科技馆的气象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展览汇集了近年来全省气象部门气象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内容涵盖了气象现代化、防灾减灾、为农服务、人影等方面,以科技展板、实物、视频影像等形式展出。 会议期间,长治市市长卢建明与徐祥德院士举行座谈,探讨环境气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防灾减灾等方面问题。中国气象学会、省气象局、省科协以及长治市气象局、长治市科协等单位领导、专家就气象科技创新如何助推山西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座谈。专家和长治市政府还就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进行深入探讨,希望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吸收培养高端技术开发人员,发挥院士工作站的牵头引领作用,对长治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合理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次年会的成功举办,将进一步拓宽学术交流领域,把气象事业的研究领域向更广、更深拓展。同时,通过展示山西气象创新成果和防灾减灾工作成效,将进一步推动气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为我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做出贡献,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山西科技传媒集团)  

来源:山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sxast.cn/html/lm/20171023/1145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