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问题与出路:透过疫情看在线新经济

阿里研究院  |   2020-06-09 18:24

来源:阿里研究院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向传统经济的渗透融合,新模式、新业态不断出现,在线新经济不可阻挡。新冠肺炎疫情给传统产业带来强烈冲击,也给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孕育和发展创造了契机。疫情防控期间,大量线下活动转至线上,涌现或发展了办公、医疗、教育、金融、物流配送等领域的新AI应用场景,孕育了在线新经济的新希望。这背后与互联网科技企业,特别是巨头的强力推动不无关系。

疫情期间涌现或获得急速发展的代表性新业态、新模式有哪些?疫情过后的在线经济发展前景和机遇如何?在线新经济存在哪些困难以及应如何应对?

01

在线办公和教育为降低停工带来的损失,疫情期间不少企业开始在线办公。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假期与假期后对比,效率办公类日均用户规模增长近4000万,春节假期后商务办公APP日均活跃用户规模较平日增长8.8%,达到1.52亿人。疫情期间,在线办公市场火爆。阿里钉钉等一站式云办公平台等在线办公软件免费向市场开放。春节后开工的第一周,使用远程办公的企业规模超过1800万家,超过3亿人使用远程办公软件,复工后效率办公类APP平均涨幅72.2%。根据百度指数,从2020年1月29日前后到2020年3月22日,远程办公、在线办公和云办公的搜索指数暴涨,多次占领搜索头条位置。在线教育方面,疫情中线下培训业务暂停给在线教育创造极佳机会。春节假期后,线上学习愈加迫切,促使以钉钉为代表的具有在线教育功能的软件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量攀升,专门学习软件的约课量和客流数也水涨船高,线下培训机构转战线上愈加普遍,线上教育平台免费送课程也比比皆是。wt_a22322000609225209_9c5de4.jpg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在线办公和教育大发展的趋势也在全球呈现,国内在线办公领先者纷纷出海。在线办公和教育在疫情期间实现较快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疫情的推动。考虑到疫情全球性蔓延以及疫情短时期内无法平息,在线办公和教育的发展势头还将维持并扩大。预计全球疫情结束后,在线办公和教育还将维持高速发展,只是会阶段性放缓步伐。从当前情况来看,在线办公和教育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企业、相关行业和学校、培训机构,未来许多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也将会成为在线办公的忠实用户。尽管如此,在线办公和教育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居家环境相比于工作单位对个人的干扰因素更多,从主观角度看居家办公学习的效率上尚有难度。另外,在线办公和教育发展过快,有一些办公(教育)软件忽视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美国最大在线办公软件Zoom近日就因隐私安全问题受到诸多大学、政府和企业的抵制。正如改革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来解决一样,在线办公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通过进一步发展来解决,比如前述两个问题可以通过产品性能优化迭代和有关隐私安全的技术和制度设计来克服。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打造“未攻先防”的先机意识,时刻坚持安全底线。

02

“零接触”金融服务很多行业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但银行仍需要为大众提供金融服务,也需要为疫情后的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助力。疫情期间银行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确保人与人之间适度距离的前提下,坚持为个人和中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用户习惯的改变、政策的支持以及民众和企业认知的加深,促使金融机构推出线上融资、线上综合服务,推动了 “零接触”金融服务,包括零接触贷款、零接触发薪、零接触营销,也推动了金融数字科技的发展。今年1月底,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服务 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保障金融服务顺畅,鼓励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在全国范围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加强线上业务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通知》,提出“提高线上金融服务效率,优化丰富‘非接触式服务’渠道,提供安全便捷的‘在家’金融服务”。3月初,全国工商联联合网商银行发起的“零接触贷款”计划,将在半年内支持全国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户复工复产,预计共有105家银行参与。远程化、快捷、全线上和零接触的新式金融服务,从当前来看,既满足了使用地区客户融资需求,还减少了人群流动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为当地疫情防控期间的客户融资和疫情防控提供助力;从长远来看,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银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和服务数字化转型,倒逼降本提质增效,提升了金融科技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线上金融帮助银行全方位、更有效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确保需求者平等获取金融服务的机会。疫情消退后,各类以数字化、远程化为基础的零接触式服务,有望成为银行服务零售客户、助力企业复产的重要服务方式,成为推动金融业数字化转型的典范、金融科技下半场的新常态,有望成为未来金融服务发展的中流砥柱。要让远程化、数字化的零接触金融服务成为常态,需要银行加强信用体系构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助力。“零接触”金融服务面临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一方面是指金融服务产品安全,比如所贷出的资金无法(按时按量)回收和约定的收益率难以兑现等;另一方面是线上服务让金融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的风险级别陡增,风险管控难度急增。

03

零接触的餐饮服务和物流配送疫情促进了生活服务领域各类数字化软件(无人点餐码)的普及,孕育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比如餐饮领域的无人点餐、无人配送等。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积极鼓励企业开发推广、运用无人智能餐厅管理系统。首先,基于数据库和算法支持的智能POS+SaaS系统赋能商户归集订单信息,实时生成立体化、个性化的数据经营报告,辅助商户的线上产品设计、原材料储备、定价等经营决策;然后,后厨管理系统KMS自动分配档口、统筹订单制作、优化后厨流程、各厨位备餐信息清晰展示,菜品合计和倒计时系统提高出餐效率;最后,基于RFID和图像识别的自助结算系统,餐盘加装RFID后,食客将餐盘放置在对应区域即可秒级识别,快速生成账单,亦可通过图像识别对所选菜品进行结账,同时可以扫码观看餐食制作过程。疫情期间还探索出提供食客到店点餐码、商户“放心码”等码类服务。点餐码能关联商品的自动推荐,根据食客历史订单数据向不同食客展示不同商品,实现千人千面的“服务找人”。商户放心码能让食客在进入相关经营场所时,使用支付宝扫描店内张贴的“放心码”,授权并快速登记个人信息。通过扫码动作,建立“人—地点—时间”的完整数据关系,便于政府掌握人员流动信息和消费者建立到店消费信息。wt_a52362020009225210_a12d65.jpg
到店餐饮之外,到家餐饮外卖过程中无人配送体系在疫情期间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配送体系主要由配送车和外卖骑手组成,成为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现在各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配送体系,在资源优化和智能化上都存在巨大空间。疫情期间防止交叉感染的需要,推动这套配送体系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比如引入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管道配送等新思路、新举措。阿里等国内互联网公司在这些方面都做过有益尝试,谷歌、Uber、亚马逊也在尝试。此外,无人物流配送在疫情期间也有重要价值,主要做法有替代外卖小哥的类人模式、无人车完成快递(外卖)末端配送的无人接驳,无人车在城区内配送和生产物料配送时的车找货模式等。零接触的餐饮服务和物流配送在实践中也遇到发展的问题,包括隐私安全问题、对就业冲击问题、事故问责不清晰等。

04

远程会诊和问诊前置疫情期间,援鄂医疗队经常和原单位医院进行远程会诊,要传递大量图像,还不能有延时。远程会诊是5G网络的一个最大应用。5G远程会诊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显著提升治愈率。对于轻症患者而言,利用远程技术能减少医生患者频繁接触,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对于疑似患者而言,对疫情的恐慌产生的焦虑情绪和心理问题,远程沟通和心理援助可加强医疗关怀、有效疏导患者心理压力;对于社会而言,远程医疗节约了患者来回奔波的时间和社会成本,节约防护装备等医疗资源,稳定疫情期间医疗秩序。远程会诊在疫情过后有望发扬光大,成为常态化的做法。让全国所有的县级医院都作为远程会诊的接收终端,而优质医院都可以作为医疗资源的提供方。wt_a62302020069225210_aa1e00.jpg除了远程问诊之外,问诊前置也把在线医疗推到前台风口。人们的医疗需求在疫情期间被迫转到线上,由此促进线上咨询习惯的养成,在线医疗需求大幅上升。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疫情期间在线医疗咨询上升了500%。医院是一个交叉感染重地,减少交叉感染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即使非要去医院看病,也要尽量缩短时间。作为减少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的创新性举措,问诊前置,一方面将患者的部分问题通过在线方式提前解决,另一方面通过重新组排挂号、会诊、拿药等流程,将预检分诊业务前移或者叫超前站位。问诊前置和超前站位在疫情期间降低了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长期坚持这些举措,还将全面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显著缓解甚至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顽疾,显著提升社会效益。远程会诊和问诊前置的有效性,会受制于电信宽带网络的稳定性,也面临隐私安全问题。

05

出行认证和健康通勤码国内疫情后期,为了在防控疫情不放松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健康通勤码,比如杭州“健康码”、上海“随申码”、广州“穗康码”、北京“健康宝”等。同时,连接基于不同场景的健康码也不断涌现,如出行的乘车登记码、智慧防疫码,企业复工的通行码,学校的复学码,餐饮业的安心码等。这些健康通勤码在破解防止疫情传播和兼顾复工复产的两难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出健康码,也是互联网科技公司践行社会责任和担当、彰显企业科技和商业能力的机会。wt_a62302020069225211_b23898.jpg各地与科技企业联合推出的健康码同样面临隐私安全问题,而且由于科技企业大多是独家与地方有关部门合作,使得这类合作面临学界的垄断质疑。这些问题在后续发展中应会得以解决。在线新经济新业态的良好发展固然是由于疫情的危机,但是科技企业,特别是互联网巨头的社会担当和商业格局也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数字经济不断渗透,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冠肺炎疫情让在线新经济的趋势加速,且方向更加明确。新业态、新模式都要经历不断试错的过程,也无法绕过隐私安全难题。由于我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少、理解不透,对待新事物的发展最好是秉持包容审慎、鼓励创新的基本态度,切忌沿用传统的监管思路和模式来规范管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依靠发展来解决。要真正落实平台经济健康规范发展的政策文件,为互联网数字技术全面深刻改造和升级整个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wt_a82322020060925211_b4f51b.jpg

方燕 

来源:aliresearch 阿里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Tg0NDE1Mw==&mid=2652604822&idx=1&sn=7ff405419620f024594bfc6dcb94deef&chksm=bd1d70c08a6af9d62a73aa306d78f46c5a3d3aac4fd2110eefa79c34641133356a6b098432b8#rd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