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

科技工作者之家  |   2020-05-18 00:00

《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
   
       5月18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在京发布《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较2018年增长14.4%,其中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产业核心产值为1166亿元,在总产值中占比为33.8%。虽然受到多重客观因素影响,核心产值增速明显放缓,但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由卫星导航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继续保持较高速度增长,达到2284亿元,有力支撑了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北斗+”向深度广度拓展 行业应用市场平稳发展

       2019年,我国先后完成7次发射任务,将9颗北斗三号、1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完毕,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号卫星在广域增强服务、全球短报文服务、搜索救援服务等方面都形成了鲜明的北斗特色,并在系统信号性能、系统传输和测距性能等方面实现了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技术的局部领先。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销量已突破1亿片,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突破4.6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销售量达到3.72亿台。目前,含智能手机在内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已超过7亿台/套,北斗应用正在诸多领域迈向“标配化”发展的新阶段。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事业单位数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截至2019年底,业内相关上市公司(含新三板)总数为46家,上市公司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相关产值约占全国总产值的9%。

       随着“北斗+”和“+北斗”应用的深入推进,2019年,我国卫星导航领域主要行业应用市场保持平稳发展。尤其近几年来,北斗创新应用已经深入融合到许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之中,其他行业,如汽车、高铁、能源、矿产、邮政、移动通信、交通物流、互联网服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主动“+北斗”发展,逐步开拓形成企业新增业务,成为产业新生力量,从而极大促进了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整体发展,对总体产值的贡献正在显著提高。
 
       北斗服务全球,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2019年北斗国际合作亮点频出,中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中欧开展频率协调等工作进展顺利,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了组织与法律保障。我国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等多边平台上积极发声,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第一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北斗“朋友圈”持续扩大,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

       白皮书显示,2019年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并已经走向国际。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预计于2020年可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了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2019年北斗海外应用合作及贸易交往更加频繁,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智慧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得到成功应用。2019年北斗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正积极推进国家卫星导航相关法治建设工作。
 
       北斗产业区域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白皮书指出,2019年,具有传统发展优势的五大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重点城市积极结合国家战略和自身特点,在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布局,巩固了区域发展特色优势,保持基本稳定增长。截至2019年底,珠三角、京津冀、长三角、华中和西部五大区域实现综合产值2671亿,在全国总产值中占比高达77.4%。

       2019年,珠三角地区持续推动生产制造高端化、创新化发展,地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综合产值达到770亿元,全国占比22.3%,较2018年增长64亿元,增长率为9.1%,产值在五大区域中排名第一。此外,京津冀地区综合产值达到757亿元,长三角地区综合产值达489亿元,华中地区综合产值达到361亿元,西部地区综合产值达到294亿元。
 
 
       大众应用市场方兴未艾,支持北斗定位手机近300款

       白皮书显示,在大众应用领域,北斗在电子商务、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的发展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2019年,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3.89亿部。其中,4G手机3.59亿部,5G手机1376.9万部。目前,国内外主流芯片厂商已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导一体化芯片,智能手机已成为卫星导航系统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申请入网的手机有400余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斗定位的近300款。

       2019年各地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热度不减。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研发,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未来,随着北斗三号星基增强系统的应用和普及,北斗可以进一步发挥在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应用中的“千里眼”作用,扩大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市场规模。

       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发布了北斗高精度可穿戴设备解决方案,该方案将大幅提升可穿戴设备的定位精度和定位可靠性,实现亚米级定位,可广泛应用于高精度儿童手表、老人手环、宠物追踪器、对讲机、手机等设备中。随着5G的商用,一些新型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将有望形成未来新兴市场。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下游涨幅最快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大体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基础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主要包括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中游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各类终端集成产品和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等;下游是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环节。

       白皮书显示,由于芯片和终端价格仍保持在较低水平,2019年市场营收趋于稳定,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产值占比分别为9.92%和45.85%,仍呈下降趋势,而下游运维服务环节成长迅速,在产业链各环节中效益涨幅最快,其产值占比已增长到44.23%。

       目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趋于成熟,国内产业链自主可控、良性发展的内循环生态已基本形成,但与国外相比产业链综合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19年国内产业链各环节产值较2018年均有提升,但增速却有所不同。中游和上游受到芯片、板卡、核心器件、终端设备价格下降的影响,产值增速较去年进一步放缓,在全产业链中占比仍然呈现下降趋势。
 
       专利申请累计超过7万件,保持全球第一

       随着北斗全球系统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快速推进,中国卫星导航专利年度申请量持续增长,尤其是最近3-4年专利申请势头强劲。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知识产权中心对中国专利授予机构的著录项目统计,2016-2018年中国卫星导航专利连续三年年度申请量超过1万件。2019年申请量虽有所下降,但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公开时间),专利累计申请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达到74897件,保持全球第一位。

       随着北斗应用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卫星导航技术专利申请还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国内在卫星导航的导航体制、信号处理、信息处理、射频单元和GNSS+这五大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情况来看,涉及导航体制的专利申请最多,占总申请量的39.14%。

       白皮书指出,通过对卫星导航相关专利地域的统计分布显示,广东省以10897件的专利拥有量名列第一,其次是北京,以9470件名列第二,江苏省共计8392件名列第三。此外,安徽、河南和湖北近5年的专利增长速度较快,平均增速均超过25%以上。
 
       北斗三号短报文等应用服务有望成为北斗新兴市场

       白皮书指出,随着2019年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作为系统的独特与优势功能,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也将迎来功能性能的全面升级,区域服务容量提高到1000万次/小时、接收机发射功率降低到1-3瓦、单次通信能力1000汉字/14000比特、全球服务单次通信能力40汉字/560比特。可以预见,高用户容量、大传输量、小型化、低功耗的北斗三号短报文服务,必将拓展形成更大的北斗通信服务新应用市场。

       2019年,部分企业积极结合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技术率先针对电力物联网、远洋船舶通信、地质灾害监测等领域开展方案验证和实验应用。此外,正在开展的移动通信和北斗三号短报文集成应用的技术探索,将成为短报文通信服务全面开启大众应用的基础。同时,随着用户群体的扩大,北斗短报文的资费也有望显著降低,进一步提高对大众用户的吸引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北斗三号短报文将可以提供全球服务,能够以快速低成本的方式补充完善“一带一路”沿线通信基础设施不完备、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通信体系,为北斗系统开启更多应用,带来更多国际化市场。

       除了北斗三号短报文应用市场以外,随着我国高速铁路、轨道交通等智能化升级改造,以及国内外工程施工领域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创新应用发展,北斗在智慧铁路应用、智慧施工应用等方面也正在形成新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北斗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

       2020年3月,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54颗北斗系统导航卫星。今年6月份,我国还将发射最后1颗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随着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的全面建成,北斗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将进一步提升,达到完全服务能力,北斗应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将更上一层楼。

       根据计划,到2020年系统全面建成之际,北斗将面向全球用户提供7大服务。在中国及周边地区,所提供的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等服务将为北斗高精度的泛在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而短报文与移动通信的结合,也将有望使短报文应用在手机市场有所突破,从“短信”变成“微信”,开启大众规模化应用之门。从全球范围来讲,北斗三号系统除提供更优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外,也可以提供全球短报文服务和全球搜救服务,从而真正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据了解,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作为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行业协会,从2011年开始每年公开发布的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已成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产业研究报告,是政府部门的重要决策参考,是业内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也是社会各界全面了解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发展,特别是北斗应用发展的重要窗口。

来源: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原文链接:http://www.glac.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id=660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公益传播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kejie@scimall.org.cn

相关推荐 换一换